重生大宋做权臣第二百三十六章 无求于人(1/3)

文/吴仲达
重生大宋做权臣 | 本章字数:1943   | 重生大宋做权臣txt下载 | 重生大宋做权臣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让法兰西再次伟大大明:我成了道士皇帝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重生美国之大奴隶主东唐再续柱灭之刃鬼王系统小兵传奇

经过张家不断的投入建设,如今的梁山与过去早已大不相同。梁山前山是军营校场,后山则是相应的各类设施,主要有库房、将作监、食堂、家属区等等。梁山的常驻人马其实只有张宝的亲卫营,而轮流值守梁山东南西北四面的四营人马由于并不是常驻,所以在梁山上并没有为他们专门设有提供家属居住的房屋。反正驻守以半年为限,实在没必要让军属承受这种旅途的劳顿之苦。

张宝的亲卫营并不单单只有作战人马,比如斥候营、神机营以及回天营,这类属于特殊兵种的人马也皆归属亲卫营序列。其中神机营的大本营并不在梁山,而神机营的主要成员大多都留在了耽罗岛,那里四面环海,是用以实验新式武器的绝佳场所。凌振与诸同僚所研制的火炮,属于张家的秘密武器,轻易不能示人,自然也就不适合放在梁山。

而除了神机营外,刺探军情的斥候营和救死扶伤的回天营则留在了梁山,与张宝的亲卫营一道常驻在此。

梁山的常驻人口超过两万,再加上轮流值守的四营人马,居住在梁山的人口就超过了四万。这四万余人皆是以张宝马首是瞻,陈宗善这个代表朝廷来此的朝廷天使来了梁山,很明显的就感受到了来自周遭的冷眼。

张宝不想做“叛逆”,但同时他也想要保持自己在大宋的独立自主性。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将朝廷与官家区别对待,也是张宝想要两全其美的一种尝试。维持与官家赵佶的友好,拒绝来自朝廷的指派,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自身的强大必不可少。

梁山八百里水泊,一支强大的水军便可以保证梁山的安全,而一支强大的骑兵,则可以让梁山具备对外攻伐的能力。梁山越是强大,朝廷在对待梁山的问题时便会越慎重,张宝也就越是安全。

文人要是不要脸起来,的确很可怕。但只要不让其觉得必须要鱼死网破的地步,自诩聪明的文人还是喜欢“兵不血刃”,并不赞成采取图穷匕见的行动。

不过老话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张宝正是摸清了大宋君臣的脉,才能混得如鱼得水,张家才能发展成为今日不可轻动的庞然大物。当年张家还弱小的时候,朝廷那是想要灭掉张家也就是一道旨意的事情,可今时不同往日,同样是一道圣旨,但所带来的后果却是截然不同。

能不能够刺杀张宝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即便真的得了手,失去了张宝的张家会作出何种反应也是难以预料。毕竟张家自上而下皆是张家的人,朝廷并未来得及往里掺沙子,等到朝廷想起要掺沙子的时候,为时已晚。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张宝遭遇意外,张家的反应很有可能便是大宋朝廷的灭顶之灾,这种后果让人投鼠忌器,不得不慎重对待张家。

对于张家内部的收买渗透,朝廷一直就没停止过,但叫人难堪的是,那些奉命潜入张家的朝廷密探皆如石沉大海,了无音讯,无论多优秀的密探,进了张家就再也没有出来过,久而久之,潜入张家这个任务在诸多朝廷密探的眼中就成了九死一生的任务,没人愿意接受。

收买与反收买,渗透与反渗透,不管是朝廷还是张家,对于这种不能上台面的勾当一直都在坚持着做,只不过相比起朝廷,张家要进行的更成功一点罢了。毕竟相比起光想要马跑又不肯给马喂草的朝廷,张家的待遇足以让人甘效死命。

那些被张家俘获的朝廷密探,其实大多并没有性命之忧,在张家的银弹攻势以及面面俱到的福利保障制度诱惑下,大部分密探都“变节投敌”,通过这些人,张家对朝廷的密探即便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却也不是夸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朝廷自以为自己是正统,别人替朝廷卖命是该的,但他们忘了人心难测,朝廷密探也是人,也有自己的需求,无视他人的需求,遭人背叛也就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早在陈宗善、黄经臣离开汴梁不久,张宝就收到了来自汴梁的飞鸽传书。陈宗善还在路上考虑着如何消解张宝对朝廷的误会时,张宝就已经开始准备要如何应付陈宗善这次的到来。

张宝并不反对被人利用,但他很反感那种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利用。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才是张宝愿意被人利用的前提。水浒里的梁山好汉之所以下场那样凄惨,原因就是他们太容易相信他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带头大哥”,所以被人当成谋求荣华富贵的筹码,他们相信朝廷的花言巧语,以至于最终落了个鸟尽弓藏的结果。

张宝不需要看朝廷的脸色行事,也不需要依靠朝廷的认可来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他对朝廷无所求,自然也就不会被朝廷所开出的价码,许诺的美好所迷惑。而相对的,朝廷自然也就无法对张宝构成什么影响。张宝“听不听话”,不是朝廷说了算,对这样一个不肯“听话”的张宝,朝廷也只能“好言相劝”,不敢真的与张宝闹翻,因为投鼠忌器,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总是瞻前顾后,以至于让张宝随心所欲,不必非给朝廷好脸色。

在别处都是尊敬羡慕的目光环绕,可到了梁山就除了冷眼还是冷眼,这种待遇上的差别让陈宗善有些受不了。大宋重文轻武百余年,在消磨了武人的锐气同时,也助长了文人的骄气。在文人眼中,武人低人一等,自己与其说话便是折节下交。可在梁山,没人拿他陈宗善这位朝廷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三十六章 无求于人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无欲则刚 返回《重生大宋做权臣》目录下一页:第二百三十六章 无求于人(1/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