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球长873.第873章 精神关怀(2/3)

文/一脸坏笑
明末球长 | 本章字数:1884   | 明末球长txt下载 | 明末球长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大唐:从贵妃寝宫开始签到
的到来,兵营里会安排大席面,至于什么样的大席面就没人知道了。

但胡三七也越来越多的知道了帝都的情况,知道了这些长老的情况。

传说中这些长老来自于海外仙山,都是有大能力的人物,眼见前些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而那些来自辽东的八旗兵,其实是域外天魔作祟,打算杀光全天下的人,帮他们练九转魔功,好在长老们出手除魔,才有了他们现在的太平日子。

他们似乎有着神奇的力量,搬山填海,建造伟大的城市,组建强大的军队。

他们嫉恶如仇,对于任何一个犯法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都是直接收拾。

作为小民来说,是无法摆脱反贪官不反皇帝,希望有个青天大老爷或者明君微服私访拯救世人的。

胡三七也禁不住紧张起来,他没想到过几天就可以见到仇人,想起自己的枪法,如果有机会,能不能开枪?

他在三百米内几乎可以做到枪无虚发,如果真有机会,是不是杀死那位高权重的长老?

反正自己一无所有,一命换一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贵人的命,那可不是赚了?

越想越是偏激,而逐渐沉默起来,吃了午饭后,有几人喝了点酒,这红星二锅头的味道还真不差,胡三七也稍微喝了一杯,不敢直接回去,因此就在镇上转了转。

到底杀不杀?杀几个?

胡三七对长老们的恨意反而在提升,他们有这么多粮食,却不肯给胡家的人吃,还撺掇泥腿子抢了他家,真是可恶啊。

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官府要安靖地方,首先就是要安抚好他们这些有实力的粮户,哪怕是县太爷到任,胡家也是头一波得到帖子,嘘寒问暖的,但是这些长老不问青红皂白,就打杀他们这样的良民,就为了杀几个屁民的事情啊,这种事,在大明的天下,不是常事吗。

胡三七不服气啊。

吃过午饭后,老兵们也没买什么东西,而是满足的四下走动,手里有钱,虽然也有人嘀咕着去找女人,但这里是个不大的小镇,哪里有什么妓院,都是外人,也找不到去的地方,而这种行为更是不被允许的。

一直以来,消耗这些家伙的时间,就是长老们的计划标准。

最开始,和平时期长大的长老们有一种错觉,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所有军队都是他们时代的那种标准。

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这些军纪,在后世的人看来只是身为一个人类,基本的道德要求,但是认真想一下,为什么有规定?

有人横穿马路闯红灯,才会宣传不要闯红灯。

有人杀人,才会有规定杀人者死。

解放军有如此简单明了但低要求的军纪,本身就是说明了那个时代的狂暴。

这支军队在当时,被民国时期的人们称为“菩萨兵”,“新汉人”,王者之师”,为什么?

因为其他同期的军队不拿平民当人,连这些标准都达不到,抢劫以后把人毒打一顿,或者抓壮丁已经是友善的了,直接屠村的大有人在,还乡团开回来,说你勾结日寇,就是勾结日寇,说你通八路,就是通八路,统统杀光了事。

红军不叫“兵”,而称自己为“战士”,因为在中国这是一个很遭反感的字啊。

自汉唐“良家子”从军的惯例荒废后,共军出现之前的千百年中,军队在中国平民甚至中下层官员、地主的眼中和强盗没什么区别,“丘八”、“贼配军”、“兵匪一家”、“杀良冒功”,“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赤佬”是历史评语。“攻下城,三天不封刀”、“大索三日”是对作战军队的惯用奖赏,是统治者减轻军费支出的惯用手段。军队做为一个男***团体,从来都是破坏性大于建设性,要不然军纪较好的岳家军和戚家军也不会被人广为传颂。

作为一支从一开始就把军纪灌输好的军队,这些人倒也没有沾染上这个时空军队的暴虐,新式军队因为与那些顺军吴三桂军完全脱离接触,所有目前来看,非常干净。

可以说,哪怕是以全世界范围内来说,长老治下,只要是穿制服的人,能力如何先不说了,第一要点就是要求纪律!

每天24小时,除了紧张的个人洗漱时间,如果你动作快点,也有机会和同伴吹牛打屁的话,其余的时间,要么是训练,要么就学习处理军营内务,学习各种知识,提升识字率,从一开始,长老们就把识字率和战功一起作为升官的备选条件。

当然了,里面有刺头,有觉得自己可以练练的人物。

但是,在后世,高中辍学吃喝嫖赌坑蒙拐骗全沾的地痞混混,在大熔炉里锤炼几年后,就可以变成身材挺拔有精气神的汉子,这套模式的厉害之处可是不简单。

本质上说,哪怕三个月过去了,他们也仅仅是从原本农村散漫的生活,变得开始讲究卫生,按时间生活,懂得纪律,真的和职业军人或者说精兵完全没有可比度。

帝都当然不可能要求自己治下,非从小入读长老们的标准化学校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就可以真的成为合格士兵,当然了,如果是那种乐于学习的,自然是乐于提拔。

在平时,是哨岗与训练,在战时是行军、宿营、战备,随时紧绷精神,昼夜的担忧

状态提示: 873.第873章 精神关怀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873.第873章 精神关怀(2/3) 返回《明末球长》目录下一页:873.第873章 精神关怀(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