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一零四章 金瓶梅(2/2)

文/竹下梨
崇祯七年 | 本章字数:1224   | 崇祯七年txt下载 | 崇祯七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纵目无敌升级王长生界大清贵人极道天魔从恐怖开始的仙侠仙笼

是以董策安排了两只巡逻队,比较讽刺的是,这两支巡逻队都是那些投降的马贼组成的。马贼被分成了两队,一队五人,马林领一队,耶律斡里和领一队。这样一来,他这个军法官手底下多少也算是有些力量了。两队分别是轮值上下半夜,各自直接对董策负责,在城门处交接。

这会儿是上半夜,队伍最前面的就是耶律斡里和,董策给他发了一套皮甲,也算是彰显出他特殊的身份,和马林一样的待遇。

而其他的那些前马贼,现任巡夜斥候,都发了弓箭和铁刀。董策也不怕他们逃跑,他们在这个群体中呆了这一日,只要是眼睛不瞎,就能看得出来,这个群体拥有何等巨大的背后支持和发展潜力,更能清楚的意识到,现在能够置身于这个群体中,是何等的幸运。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水涨船高,乃至升官发财。有这样让人充满了希望的发展愿景,鬼才愿意回去当马贼呢?

再说了,若是谁敢有二心,耶律斡里和的熟铜锏第一个就砸碎了他的脑袋!

这时候在磐石堡原先的官衙,现在董策的住处,前厅之中,火把熊熊照亮了整个厅堂。

董策坐在上首的位置,石进几个人都站在他的左右手边下首,而董策面前,却是跪了几个百姓,在那儿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今天送走了纪长风之后,董策便把手下们召集在一起,询问今天工作的情况。

第一个便是王通,他回禀说,一条荒废程度比较浅的沟渠已经初步开挖出来了,那条灌溉渠大约有半里来长,三米宽。淤积的本来就不是很深,现在已经挖下去了不到一尺深,预计十天之内能够把灌渠给清理出来。

听了这个蛋疼的数字,董策无比怀念后世的挖掘机。

不过这个年代的生产力就是这样,急也没用,所幸这边土地肥沃,前一阵子又刚下过雨,倒也并不急着用,慢慢来就是。

至于烧荒,进度就要快得多了,清理出来四周的空地之后,王通一把火烧上去,直撩的半天高,在洢水河北岸和甘河西岸整整烧出来一千多亩地,那些草木灰堆在地上,就是上好的肥料。

老农们也都看了,连声称赞,从未见过这么肥沃的黑土地。

事不宜迟,董策立刻就让他挑出一些有经验的农民,商量耕作问题。

下面跪着的几位就是,董策让他们起来说话,一问话他们回答的时候便是跪下,最后董策干脆就随他们了,他们这样反而自在。

所谓耕作问题,其实最核心,最主要的就是种什么的问题。

“你们可曾见过这等东西?”董策双手比划着:“在地表生长藤蔓,可达七八尺长,伏在地面上,叶片绿色,藤蔓稍有些发赤。开小花儿,白色或者黄色。块茎则是生长于地下,形如纺锤,表面乃是土黄色或紫红色,能有这么大,产量很高。”

董策双手比了一个大小。

他说的东西,自然便是红薯。

这种植物,早在董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之时就已经想过不止一次了,看到粮食产量如此之低——往高了算一亩水浇地也就是能打下来一石粮食,明季一石换算成后世的度量衡就是一百九十多斤。这让早就习惯了后世动辄亩产七百百斤上千斤甚至数千斤的董策感觉非常不适应,不过他也知道这是没有法子的事儿,事实上,在这片东亚土地上,这种粮食产量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直到之后的数十年间,靠着技术的跳跃式发展及化肥的大量使用,产量才提升上来。


状态提示: 一零四章 金瓶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一零四章 金瓶梅(2/2) 返回《崇祯七年》目录下一章:一零五章 种什么?(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