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第353章 北方的新土地(2/2)

文/富春山居
挽明 | 本章字数:1526   | 挽明txt下载 | 挽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湾岛,我们花了四年时间,也不过才迁移了15万人。可总花费却达到了750万元,朝廷投入的250万元,到现在都没收回十分之一,不过臣倒是听说某些台湾垦殖公司是赚了盘满钵满了。”

朱由检对此也不由有些脸红,台湾现在的大宗产业有三样,基隆附近的采金业,西部平原疏林地带上的狩猎鹿群,和制糖产业。除了最后一项,前两项都被台湾垦殖公司所垄断,和制糖业的投入回报相比,采金和狩猎鹿群才是暴利。

九份和大、小金瓜石矿区的发现,使得台湾黄金年产量达到了近两吨,也就是六万余两。其中台湾垦殖公司收取了一半作为税收,另外向矿工们出售高价的工具和水银及其他生活用品,低价收购金砂、金块,最终落在垦殖公司手中的就是4万5千余两黄金,这个数目已经超过了大明开国以来官方开采的数量。

虽然落在矿工手中的黄金人均不到八、九两,但年纯收入已经超过120余两白银,是他们过去年收入的数倍。因此被黄金吸引前往台湾的大陆贫民已经越来越多。至于鹿皮、鹿茸、鹿肉干一年的收益,一年也有十几万两。

这两者的收益相加,不仅养活了四海营这样庞大的私军,还给台湾垦殖公司的股东带去了丰厚的利益。但是对于朝廷的一些官员来说,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损公肥私么。

朱由检不由转移话题说道:“先生也不能只看这一面,若是没有四海营坐镇台湾,那些土著和荷兰人又怎么会这么老实的,任由朝廷向台湾大举移民开垦荒地呢?这垦殖公司同朝廷在海外的拓殖事业,还是相辅相成的,让他们获取一些利益,也没有什么可惜的,不是么?”

黄立极不为所动的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臣实在是难以说服朝中那些心存不满的官员。如果陛下开发这片北方荒地,还是以台湾这种模式的话,恐怕恕臣难以支持了。”

朱由检先是有些恼火,但看着黄立极平静的脸色,他又慢慢的消去了心头的火气,沉下心来思考了起来。

很快他便想起,这台湾拓殖公司刚刚开张时,因为没有找到盈利点,使得购买了公司股票的勋贵和北地士绅们怨声载道,最终还是他亲自出面安抚了他们的不满。

之后他以一袋金沙稳住了股价,然后将跌到票面价值一半的公司股票炒成了两倍,那些买了股票的勋贵和士绅方才不再抱怨。不过据说也有许多人趁着股价上涨就出售了公司的股票,倒是让许多敢于冒险的商户给接手了。

台湾拓殖公司成立三年,分红倒是分了五次,今年的分红更是达到了票面价值的35,过去的累积分红已经回报了票面价值的66。而公司对于台湾三十年的拓殖权,才用了四年而已。保持现在的回报率,30年后大约就能收回7-9倍的投资本金。

这样的高的投资回报率,已经使得公司股票价格飙升到了票面价值的4.3倍,这自然让那些此前出售股票的勋贵、士绅们懊恼不已。

台湾垦殖公司股票暴跌暴涨的故事,不但成就了一大批冒险的商人,更重要的便是,让许多人知道了所谓的海外垦殖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如今连北京街头的乞丐都知道,所谓的垦殖公司,就是拉着军队在海外圈占上一块土地,然后找人来开采资源,自己坐在一边收取费用。

这比在国内费尽心思的霸占邻居的田地,然后去辛苦的种田可轻松多了。勋贵士绅们虽然不会种田,但是设个卡子收取钱财的事还是做得来的。

不过知道归知道,失去的机会可是回不来了。这海外适合垦殖的,目前也就是一个无主的台湾。至于其他地方都是有主之地,没有朝廷的支持,谁敢带着军队过去垦殖啊,土王要是向朝廷告上一状,他们可不就完蛋了么。

依赖于北地士绅掌握朝政的黄立极,对于这班整天向自己游说,要求开放第二家海外垦殖公司的士绅们,也是感到无可奈何。再说了,岂止是这些在野的士绅眼红,就是他手下的那些官员们,也嚷嚷着不能让内务府借助皇帝的声望与民争利。

想到这里,朱由检终于想明白了对方的顾忌。要是这好处依旧被商人和内务府拿光了,黄立极自然是不肯替自己去挨官僚和士绅们的怒骂的。


状态提示: 第353章 北方的新土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353章 北方的新土地(2/2) 返回《挽明》目录下一章:第354章 新乐浪边区(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