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之宋第三百二十八节 帝王心(2/3)

文/九龄不重名
善战之宋 | 本章字数:1920   | 善战之宋txt下载 | 善战之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女娲神图
选进皇城司了,职位现在暂定是都头。”

“哦”赵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略微沉思了片刻,对李沆说道,“皇城司是京师军队的中枢,李保保去却也是个好去处,不过再怎么说他也是从御林书院走出去的,朕听说其他人至少都能进军中担任指挥使之职,所谓举贤不避亲,你作为丞相虽为避嫌,但也不能如此忌讳世人之口,那就有些过了,还有,皇城司远离前线,很少有立战功升迁的机会,到是不利于他今后的发展啊,你看杨家的杨延昭,这些年在雁门关历练这么多年,替帝国坚守北部屏障,才有今天的成就啊。”

“陛下所言极是,但杨延昭将军精通兵法,深蕴兵家之道,我那个不成器的孙儿生性愚钝,这小兔崽子钝怎么能和杨将军相比呢,况且我李家世代一直为谋臣,很少有人涉及拳脚刀枪,老臣只有这么一个孙子,放到外边到是有一些舍不得的,而且这次是李继隆将军亲自过来挑人,这和老臣没有什么关系……呃……如果陛下有意,老臣这就过去商量一下,让他去边陲要塞历练一下?”

李沆躬着腰,样子极为恭敬。

“李丞相,你啊,朕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你千万别多心了,这可真的误解了朕的本意了,朕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赵恒一脸的笑意,“不过李继隆和你是旧交,朕是想他的本意也应该想帮你把这个外孙子留在京师的吧,你替朕传话给他,让他一定要好好的调教一下李保保,谨言慎行,李继隆喜欢喝酒,性格粗矿不拘小节,千万不要把朕的这个朝廷未来将星给带坏了才好啊,哈哈哈……”

“陛下所言极是,老臣一定把话带到,您这一说到提醒老臣,我可不能让咱这个孙子跟随李大人染上酗酒的毛病。”

听着赵恒爽朗的笑声,李沆也一脸干笑的点头应承着,但他的内心此时却是如同夏天被人突然浇了一桶凉水般打了一个激灵,和赵恒一起这么多年,他很了解宋真宗赵恒这个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可能是废话,尤其是那种看似漫不经心时说出来的话,更是表露着他真实的想法。

很明显,今天赵恒是在提点他,他知道李继隆和他之间的关系,也知道李保保的事情,这句话一说出口,看上去是想受意李沆让李保保多锻炼一下,实际上已经堵死了李保保几年之内再获得晋升的可能性。

毕竟如同李保保再晋升,谁能够证明和李沆没有关系呢?

李沆心中暗自感叹,面前的这位皇帝,他的心机缜密,城府之深,只有跟随他几十年的他,以及曹彬等少数几人才能够真正了解他。

他突然想到了此时前往雁门关的王靖,脸色有些黯淡,这位在大宋风生水起的风云人物,恐怕这一次就要凶多吉少了。

他也觉得有些可惜,王靖这个新近崛起的将军,已经不能用优秀这个词来形容了,在对方的身上,他甚至看出了当初被誉为绝世名将赵匡胤将军的风采,甚至更加突出,如果用赵匡胤用一代名将来称呼的话,那么以一己之力左右整个大宋塞北战局走势的王靖,用大将军这个称呼更为合适。

如果加以时日,他必将在史册上留下灿烂的一笔,但是,他想不到的是,看着聪明绝顶的他,竟然会跑去告诉赵恒他要离开大宋,甚至天真的以为赵恒会批准,而当时王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当时恰好在崇政殿汇报公务便袖手在一边旁观的他,心中却猛然一颤,他能够从赵恒当时已经变绿了的脸色中察觉出那种很难形容的不悦之色。

赵恒需要的良将贤臣,是如曹彬元帅那样识时务,知大体,在朝廷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勇敢的站出来,当朝廷不再需要的时候仍然能够甘于平淡,不会危及到皇权的那类人,像王靖这样的人才,一旦离开了大宋,谁又能保证不被别的势力重用,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岂不是凭空为大宋埋藏下了一个巨大的祸根。

也正因为如此,当宋真宗赵恒再三拒绝王靖的请求,而王靖又执意如此下,赵恒思考再三,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让他先,才允许他离开大宋。

自始至终,大帝赵恒都保持着一种极为平静的表情,直至王靖手拿文书离去,他也没有发过脾气,但是,作为了解他极深的李沆,却明白,越是这样,越代表着他心中潜藏着的那份杀机。

崇政殿里,赵恒挽起衣袖,拿起笔在已经研磨好的砚台上蘸了几下,然后全神贯注的将注意力放在宣纸上,手腕缓缓的移动,不一会,一行充满一股遒劲之力的字迹便跃然于纸上,字迹上墨汁未干,更加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

“李丞相,你看朕的这几个字写的怎么样啊!”

宋真宗赵恒一脸微笑的端起这张刚写好的宣纸递给李沆看,李沆接过来,看到纸上写的是“忠义无双”四个大字,立刻赞不绝口。

赵恒微微一笑,“既然丞相这么喜欢,那么这副字朕就赠送于你吧,希望丞相以后能够继续一如既往,为朝廷效力。”

李沆略微一愣,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

大宋北部,一条横跨大陆绵延数千里的山脉斜插而过——恒山山脉,在这白水宜君交界之处,一道由墙将这两个原本不相交的山脉巧妙的连接了起来,高达数丈的城墙,绵延十多里,气势磅礴,这就是被称为大宋北部屏障的雁门关。

在巍峨的恒山山脉,它看上去格外的渺小,在宽阔的草原上,它

状态提示: 第三百二十八节 帝王心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三百二十八节 帝王心(2/3) 返回《善战之宋》目录下一页:第三百二十八节 帝王心(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