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四十年第九章 纷纷扰扰(2/3)

文/巫山哥
领先四十年 | 本章字数:1864   | 领先四十年txt下载 | 领先四十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云虞之欢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风水王吴劫李玄通刘婆子长腿校花的呻吟失贞姬妾缚中宠吴劫李通玄
掌舵?”

出乎巫山意料,中南军区司令员刘太蒙,并有他想象中的悠闲。

在明代,随着安南同中国政治关系的发展,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更为频繁密切了。明代的中国,是个民殷国富、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大国。

为了表现其“统驭华夷”“声教四方”的“天国”风度。除了在个别情况下,她不得不用兵宣威外。

绝大部分时期对安南等藩属国家都采取怀柔政策,以维持和平友好的关系,从而有利于两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公元1400年安南陈朝的陈少帝被权臣胡季犛逼迫禅让,胡季犛继位,建立胡朝。

中国明朝趁安南政权更迭之际,于1407年出兵打败了胡朝,占领安南,设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明朝采取了暴力征服、压迫剥削与分化、同化等手段治理安南,引起了安南人民的不满。各地相继爆发暴动起义。

1418年2月7日,来自安南清化省梁江蓝山乡的豪族黎利,在蓝山发动起义,自称“平定王”。

明军获悉黎利起义,便派马骐领兵征讨。黎利引诱明军到洛水。用伏兵将之击退,这是黎利最初尝到的胜果。

从1419年至1424年。黎利以至灵山、蓝山乡等地为为主要据点。多次领兵与明军交战,各有胜负。

1424年,黎利听从少尉阮只的建议,制定了“先取茶隆,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的方略,在越中地区日渐坐大,包围西都。进占顺化、新平等地,明廷也不得不多派兵员赴越增援。

1426年,黎利军进迫河内,在崒洞之役大败明军。

1427年明廷派柳升再加兵十万前来增援,黎利又在支棱之役中大败明军,击杀柳升。随后黎利派出使节入明,要求册封其所立的傀儡君主陈皓为王。

明朝见大势已去,最终决定罢兵。明封陈皓为“安南国王”,征夷将军王通领兵撤退,蓝山起义胜利结束。

安南一本模仿三国演义的春秋中,记载了四百多年前,安南起义军与明朝军队打仗的故事。

这里面,还有若干年后的历史学家易宗天的先祖易先在里面。

据史料记载,易宗天的十八世祖易先在安南谅山担任知府的时候,正值明朝对安南政策的巨变。

征蒙古,建故宫,下西洋的强势皇帝朱棣去世后,他的孙子宣德皇帝,深感连年的战火已让民不聊生、国库空虚,权衡之下他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从安南撤军。

宣德皇帝想全身而退,却又害怕有损大明王朝的威望,于是暗地里谋划找个合适的时机再体面的从安南撤军。但他并没有把这个决定传达下去。

于是,易宗天第十八世祖易先,为了明朝宣德皇帝的一个秘密决定,而尽忠死守。

最终以身殉职后,易先的家人及随从共有18人也投井尽忠。

大约半年后明朝从安南撤军,安南恢复独立,明朝也摆脱了战争的泥潭,迎来了仁宣盛世。

和平给两个国家,两个民族都带来了繁荣,而易宗天的先祖们永远地长眠在了这片异国的土地上。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年他老人家的二儿子易升留在了老家湘江湘阴,繁衍生息,留存了易氏家族的血脉。

此刻,刘太蒙的桌子上,静静地躺着这本皇越春秋。

作为刘帅的大儿子,他可不会认为,在中国历史书上介绍的事情全部是真实的。

在三国演义里面,说诸葛亮渡泸水,深入不毛,七擒孟获。

八毛,古时认为是南中地区的不毛之地。现有新的观点,南中地区与掸国接壤,掸国边境,有一城市叫“八莫”,当地还有一传统戏剧叫“八擒诸葛亮”。

所谓“深入不毛”,实际上就是深入八莫的谐音。由于当地曾受过诸葛亮的打击,所以在文化上有体现,自己把“败”说成“胜”,还多擒一次。在精神上寻求胜利。

作为汉族,听到“八擒孔明”的说法,觉得好笑,难以相信。

那么,作为彝族,听到“七擒孟获”的说法,是不是也会觉得好笑,难以相信呢?

事实确实如此。

部队里,有很多彝族的官兵。

刘太蒙和彝族战友相处久了,了解他们的许多民情风俗,生活习惯之后,就会发现“七擒孟获”的故事是编出来的,完全不能相信。

彝族民风强悍,不会轻易屈服。

而且,作为首领的孟获一旦被俘,放回之后就失掉了重新担任首领的资格,大家不会再拥护你。岂能容你一再被俘,一再放回,仍然当你的首领!这显然是不真实的。

传说的产生,是汉族地区有人为了歌颂诸葛亮的战功而编造的。

流传之后,经过说书、演戏的传播,一再夸大,一再渲染,最后就成了三国演义中所写定的样子。

把诸葛亮写成了神人,而让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在他面前顶礼膜拜,说出“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这样的话来。

但从真实的历史看来,“南人”并非真的“不复反”,边境上的冲突仍然常常发生。

刘太蒙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因此,他觉得,这本皇越春秋描写的情况,真实度比中国传统历史书上描写的要高。

关键是,安南人绝大多数已经打散到中原腹地居住,留在本土的安南人十不存一。

他们这个时候,大肆传播皇越春秋的意义何在?rt

状态提示: 第九章 纷纷扰扰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九章 纷纷扰扰(2/3) 返回《领先四十年》目录下一页:第九章 纷纷扰扰(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