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宝第619章 文博之症(2/2)

文/炎宗
相宝 | 本章字数:1502   | 相宝txt下载 | 相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象拔蚌2 爱好杀亲夫催眠调教我的护士女友欢乐一家亲刑警娇妻人脑黑客高中女子足球队的脚垫
都是为了供奉心中的那抹尊崇。

尽管知道卢灿说得可能是正确的,可是田乐群还是翻翻白眼,狠狠的给卢灿两拳——谁被告知自己兴高采烈参观的建筑,原来是另类的“坟”建筑,都不会高兴的。

卢灿耸耸肩,这就是学问,学问探究到根深时,总是残酷而苍白的。

“瞧你还得意的?”

这次来清迈,他感觉自己的收获更大,对南洋佛教的某些建筑特征,把握得更到位。

不要以为所看的只是建筑,它们也会反映到同期的“古董文物”中。

建筑,只是古董文物特性的“最宏大表现”,仔细揣摩建筑特征,有利于古董鉴别能力的快速提高。

举个简单例子,佛教建筑风格、壁画、色彩,都会在同期的佛像、佛具的装饰上有最明显的体现,而这些又是鉴别古董最有力的证据。

在清迈古城诸多佛寺,有许多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木架结构相似——屋顶多为悬山式样;屋面盖的琉璃瓦;屋脊正面两端露出翘角。

指着面前的清迈古道寺,卢灿力图在田姨面前证明自己的学问,“这栋建筑的风格,你不觉得似曾相识吗?”

“哪儿?”

“故宫啊!”

“哦喝!你说……故宫也是坟文化建筑?若是古代,怕是要砍头的吧!”

“那不过是将对圣者的崇拜,移植到帝王崇拜,所以啊,建筑风格是能相互兼容和影响的。”

其实,眼前的建筑,与中国傣族地区的佛殿建筑结构相似度更高,不过卢灿考虑田姨没见过西双版纳的勐泐大佛寺,只能瞎扯故宫。

与勐泐大佛寺相比,清迈古道寺的屋面横向和纵向跌落,为二、三段和五、七段,两者完全相同,但歇山式的屋面结构要比勐泐大佛寺更为繁复——这体现了泰国信徒对宗教信仰更虔诚。

走进古道寺,抬梁穿斗式的梁架结构,就更能看出有中国传统建筑木架结构范式。山面之下作为正门入口处,里面布局为纵向展开,典型的南传上座部形制空间组合中,只设有释迦摩尼佛像。殿内四周墙上绘佛本生和世俗壁画,华丽复杂的内部天花板装饰着传统的金箔图案画。

“阿灿,你为什么总要把别国建筑风格,纳入中国建筑风格影响之中呢?你这是……典型的大中华文化思想作祟,这不对!”脱鞋进入寺庙之后,两人说话说话声音很轻,田乐群听着他的介绍,忍不住出言驳斥一句。

卢灿一怔,想想,貌似还真是这样。

想要叫屈,这不是自己故意的,而是整个世界文明只有四种:中华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还有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美文化体系。

南洋诸国,其文明形态,无不在东方三大文化体系中求生存,自己很自然的就想要在其中寻找中华文化的落脚点和表现点。

尼玛,自己不知不觉中,得了“文博症”——一种总是以考古的心态去看待实物的心理病症。

他搓搓手,有些茫然,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跟着田乐群的脚步,亦步亦趋。

见卢灿忽然沉默下来,田乐群还以为自己刚才那话,伤到他了,便笑着主动指指颇有特色的窗棂问道,“阿灿,你给我说说这窗子的文化呗。”

卢灿瞥了一眼,脱口而出,“这是吸收西欧教堂龛窗文化后的产物,算是近代南洋文化的产物之一。”

泰国寺庙建筑中,佛殿的外墙多以龛窗加以装饰,就是受西欧教堂龛窗文化影响,不过,工匠们在其基础上做出改变,融合东方文化元素,譬如半圆形的窗楣、横担上塑假券,外表塑以龙风花卉图案,再在打红底凸起部分上贴金箔。这样就形成泰国寺院中一道独特的建筑风景——繁复的龛窗建筑特色。

哎呀,怎么又来了?自己这文博症,不轻啊!

出寺院门,田乐群看看殿阶两侧置人面螭虎,又问,“阿灿,这是什么?”

“这是来自中华文化的螭虎,泰国工匠加人面,作以变形。”

“螭虎是战国之后玉器中常见的异兽……”

天呐!这文博症,能不能治啊?自己还年轻,不想成为老古董啊!

…………

文博症?什么鬼?

原本田乐群还紧张兮兮,听卢灿解释后,呵呵直乐,“没事,我觉得你知识挺渊博的,挺好的吖!”

话虽如此,可卢灿的心底还是沉甸甸的。


状态提示: 第619章 文博之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619章 文博之症(2/2) 返回《相宝》目录下一章:第620章 切入棉兰(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