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皇李恪隋炀帝开凿运河之谜(2/10)

文/连老黑
大唐霸皇李恪 | 本章字数:2101   | 大唐霸皇李恪txt下载 | 大唐霸皇李恪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日令一房为主人。江都郡丞赵元楷掌供酒馔,帝与萧后及幸姬历就宴饮,酒卮不离口,从姬千余人也常醉。”但仔细地翻阅史书,不能炀帝的巡幸纯粹是为了寻欢作乐的,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应该也不在此。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个人一己之欲,还是为了国家的济和政治,三言两语是很难争辩清楚的,看来还得留待历史学家们不断努力地去探索,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时谥炀皇帝,其孙皇泰帝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夏主窦建德谥闵皇帝。一名英,字阿。隋帝杨坚次子,母献独孤皇后。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即位之后,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隋朝第二代皇帝(604年-618年在位),汉族。少敏慧,好学善诗,仪隋炀帝杨广容俊美。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六年,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闰八月之后,进位雍州牧、内史令(就是宰相)。八年冬,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陈后,封太尉。开皇二十年(600年),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帝病逝于仁寿宫大宝殿,太子广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大业,拉开了其波澜壮阔而又毁誉难定的一生。杨广即皇帝位,假造帝遗诏缢杀前太子杨勇。其弟汉王杨谅以讨杨素为名,在并州起兵,炀帝派杨素镇压,杨谅降后被幽禁至死。此后不久,炀帝听从云定兴建议毒死杨勇诸子,翦除了对帝位的威胁。618年三月,宇化及等煽动军士兵变谋反,炀帝死于江都之变。“修建洛阳”“迁都洛阳”、“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等可以概括隋炀帝杨广一生所为。西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陈国虽不是什么大国,也绝对不弱。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当时人们认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为南北……”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并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乱。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的巨家大室全部叛变“大者有众数万,者数千,共相影响。”杨广学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亲近江南学子,重用其中的学者来整理籍。他亲自实地在江南花了十年来拢络人心,缓和了南方的怨恨和怀疑,在军事占领后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碍南人成为忠于隋室臣民的许多政治和化隔阂。自此南北朝之后和北方隔离多年的江南才始归顺中央,更使得之后唐朝在南方的统治得以顺利进行。公元600年,北上击败突厥进犯。这些功劳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隋书》赞曰:”杨广,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着声绩。”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隋炀帝初继位,便决定迁都洛阳。《隋书·帝纪第三·炀帝上》载“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帝位于仁寿宫。......十一月已末,幸洛阳。癸丑,诏日:......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日:‘吾行天下之多矣,唯见洛阳。’自古皇王,何不留意,所不都者盖有由焉。或不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库,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我有隋之始,便于创慈怀、洛,日复一日,越暨于今。......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便即没有分职,以为民极也。”《隋书·帝纪第三·炀帝上》载:“(大业元年)三月丁未,诏尙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恺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展开了大规模的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又是阜涧营显仁宫,采海内奇禽异兽草木之类,以实园苑。徙天下富商大贾万家于东京。辛亥,发河南诸君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船、凤帽、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次年,东京修建完工。“二年春正月辛酉,东京城,赐监督者各有差。.......三月庚午,车驾发江都。......夏四月庚戌,上自伊阙,陈法驾,备千船万骑,入于东京。”炀帝营建的洛阳城,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逾瀍河、洛水纵贯其间,分外郭城、宫城、皇堀、东城、含嘉仓城、园壁城和耀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宫城皇城偏隅郭城西北的独特的布局和整齐的划一里见方的里坊布局建制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隋炀帝修建洛阳城,具有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到五代、北宋时仍在使用,曾是全国济
状态提示: 隋炀帝开凿运河之谜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隋炀帝开凿运河之谜(2/10) 返回《大唐霸皇李恪》目录下一页:隋炀帝开凿运河之谜(2/10)(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