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第104章【大周王朝】(3/3)

文/朝月清风
唐朝那些事儿 | 本章字数:1034   | 唐朝那些事儿txt下载 | 唐朝那些事儿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轮回乐园网游之风流骑士星海虫神蜕变之战争大师丁二狗的猎艳人生我真的只是想打铁赛尔号布莱克:破碎的生活
/p>

可是到了南唐在楚国失利之后。国家经费捉襟见肘,寿州监军吴廷绍就上表对李璟称:“国家连年用兵,经费不足,“把浅”的军队放在那里,常年不打一仗,没有用处不说,还要空费国家钱粮,干脆撤掉算了。”

李璟此时正为自己连年劳师无功而懊悔不已,听完后立即批准,竟然把这支军队撤了回去。这一举动。等于是自动拆毁了对后周的第一道防线,性质无异于自掘坟墓。

十二月初,李谷率领后周的南征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淮河一线。在正阳(淮河渡口,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建造浮桥,非常从容地渡过淮河,略做休整后,继续向南推进。在这期间,竟然没有受到唐军的半点阻碍。

十二月十日。周军就已进抵寿州城下,并在此击败唐军两千余人,随后便开始攻城。南唐因为在此之前,对来自中原的威胁估计严重不足,防备就更加不足。所以等周军真正入境之后,举国上下,都被吓得惊慌失措,一片混乱。

幸亏当时坐镇在寿州的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可称得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率领唐军,积极防守,这才挡住了周军的攻势。

刘仁赡,字守惠,他的父亲刘金,原是从杨行密起事的三十六英雄之一,属于淮南老一辈的造反阶级战斗家,所以刘仁赡也算是将门虎子了。刘仁赡生于大唐的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本人在淮南也是老资历,在吴国时,就曾历任过多州刺史,因有政绩颇为世人所称道。李昪篡国后,刘仁赡被调入禁军工作,后迁升至鄂州(今武汉)节度使,不久后又转任为寿州节度使,从此后就一直留在寿州工作。

刘仁赡自幼聪明好学,长大后精通儒术,又熟识兵书战策,是典型的全面型人才。早些时候,寿州监军吴廷绍上表请求撤回“把浅”部队时,

刘仁赡就极力上书表示不可,认为根据自己多年以来的临战经验来判断,后周和南唐之间必有一战,如果现在将“把浅”部队撤回的话,无异于是自毁长城。

这个意见无疑是非常正确,但是李璟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作起诗来妙言不断,办起事却是昏招迭出,天生就对正确的意见有免疫能力,所以不予采纳。等到后周军队真正攻来之时,南唐君臣因毫无防备,被惊得慌作一团。

而此时刘仁赡却又变得不慌不忙,若无其事地组织部队对外防御,一派大将风度。

不过南唐光靠刘仁赡这一个明白人,也只能管得住寿州城里,城外的形势仍然是很不乐观。

十二月十五日,后周的先锋都指挥使白延遇,在寿州城东的山口镇击溃了唐军一千多人。

紧跟着周军又在次年(956年)的正月初三,于上窑(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上窑镇)再次击败唐军一千多人。

仅三天之后,后周皇帝柴荣就在这接二连三的胜利鼓舞下,下诏尽提马步三军,御驾亲征淮南。


状态提示: 第104章【大周王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04章【大周王朝】(3/3) 返回《唐朝那些事儿》目录下一章:第105章【大周王朝】(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