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第五十七章 封禅的耳光(上)(2/4)

文/午后方晴
兴唐 | 本章字数:1947   | 兴唐txt下载 | 兴唐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国士无双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
岁,天下大熟,东突厥暴*后,粮价也一涨再涨,一度涨到每斗二十几文。许多地主囤积居奇。可没有想到唐军迅速将突厥暴*平灭,再加上大丰收到来,粮价掉得很惨。再加上又传出朝廷将大修水利,开耕出更多的耕地。青海丰收,不仅军民用粮解决,甚至拿来喂马。粮价到了四月末,就掉到了每斗**文钱。还在继续往下掉。

丹水渠竣工日期晚了一些,可也竣工了。丹水整个河段经过五六年的治理,到此基本结束。剩下的工程量不小,但是打通关中,这又是一件大喜讯。这是内部的环境。

并且有了封禅的条件。

海军的建立,争发了一些小小的争议。老百姓不知,以为朝廷真的为海客护航,才建立的军队。有的人支持,不仅是护航,海客东一块西一块,“占领”了许多地区,这些未来皆是唐朝的领土,想要统治,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军队。这是老百姓的解读,现在是未雨绸缪呢。反对的人认为还有几十年光景,现在建立,是làng费财政。这分明是朝廷贪图商人的利润,为利折服,有失体统。

知道真相的人有不少,可皆不敢说。

可这让河边兽生再度返回,大喜过望。

仅是倭国,吃下新罗,未免骨头太大了,有些难啃,若是两国联手,那怕唐朝出动少量军队,倭国也会大获全胜。带着喜悦的心情,再度来到洛阳。梁金柱就在扬州,可他也不敢做主,必须要会报。所以谈判继续放在洛阳,仅是朝廷一直不出面。对此,大海人不解,然后讥讽嘲笑,说了一些难听的话。河边兽生不敢将这些话带回来的。

不仅不敢说出来,他在唐朝呆得久,也知道唐朝一些习惯。这是被迫这样做的,心中反而很理解。

但这次他的返回,让唐朝君臣喜出望外。听了河边兽生的会报,大海人虽是一个落后国家的神马天皇,可也能算是一个有作为的君王。问得很仔细,包括李威承诺的部曲,为什么唐朝皇帝登基说赎出部曲,又婉转地通过钱帛购买部曲?问了一问,最终会意了,原来唐朝皇帝将他的子民当作高贵一等的民族,想用下溅的新罗人代替唐朝原来的部曲。对民族的贵贱,倭人最信这个邪。一下子“会意过来”,可这让他十分高兴的。倭国也需要奴隶,但不会象唐朝那样迫切。

新罗有不少老百姓,掳一个几十万,一百万的,是不是可以将全部军费抵消,还白白得到了大量武器与优良船舶?不但如此,他自己也铸就了货币,一切仿照唐朝的,铜币作货币体系,金银排除在外。河边兽生走的时候,听到李威下的诏书,然而没有得知实施情况,预计会有许多麻烦。这些金银在自己国家里,仅是金银,一个装饰品。并且在河边兽生离开后,又派人满山遍野找银矿,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大银矿。

李威其他的允诺,也让他颇为心动,谁占领的地区就属于谁的,连战利品都不干涉,于是又增加了五十万两银子,五万两黄金,前来jiāo易。这也几乎搜刮了倭国现在所有的金银储备,就差一点从大佛像上将镀金扒下来,重新融化了。

金子还不是准货币,可银子经过这一段时间实施后,却渐渐向唐朝上流jiāo易准货币发展。许多大宗jiāo易,已经出了银币代替的趋势。这是一笔巨款,大海人认为占了很大的便宜,然而唐朝却大赚了一把。皆大欢喜。有了这笔钱,国库终于充实起来。

不是不谈利,看利有多厚。

就象五家七姓nv子尊贵,可真将十万缗钱放他们家mén口一放,nv子会不会嫁?不嫁,再放十万缗,嫁不嫁?保准没有几家能拒绝这笔巨款的youhuo。朝廷同样如此。银子在向准货币发展,只是一直不多,不多同样也流通不起来。得到了大量的银子,也如同得到了大笔款项。

利太厚了,只要银价位保持下去,有可能这笔jiāo易能为唐朝带来近三百五十万缗钱的收益。面对这份收益,就是直臣朱敬则、魏玄同等人,也一个个选择了缄默。

卖吧。

估计连火yào配方现在卖出去,估计都没有多少人反对。

这回国库也充塞起来,你们没有理由让我不封禅了吧。

这时候魏元忠召了回来,授了秘书省少监之职,从四品,算是高级大员,但秘书省权利很小,这个从四品不能作数的。提拨狄仁杰为刑部shi郎是破格提拨,魏元忠有政绩,回京仅授了秘书省少监,只能算是正常的调动。

但是额外的奖励,能回京了,已经很不错了。就是这样,武则天心中还时常后悔,儿子似乎又增加了一员干将在身边了。

魏元忠不会顾武则天有什么想法,他久在江南,也在关注时局,可有的情况不是很清楚的,回到京城后,就住在狄仁杰家中,住了一夜,jiāo谈了半个晚上,才将前后发生的事情,理了一个大约。

对与倭人jiāo易,魏元忠说了一句:“我在江南,看到江南有些地区很富裕,特别是这两年航海,给一些大户人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有的人家比富,一席huā费千缗钱。富是富了,扬州地方cháo湿偏塞,于是许多百姓轻农重商,这让我也担心。国家需要钱帛,然而粮食才是国家稳定之根本。”

“魏少监,你多虑了,陛下也考虑此节,他比什么人都重视粮食,所以才让刘相公与李相公巡察江南准南山南,正是为了围塞沼泽浅泊,大修圩田,拓展新的耕地

状态提示: 第五十七章 封禅的耳光(上)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五十七章 封禅的耳光(上)(2/4) 返回《兴唐》目录下一页:第五十七章 封禅的耳光(上)(2/4)(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