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不落帝国270新时代的原始积累和危机(2/4)

文/时空寡头ken
第一日不落帝国 | 本章字数:1969   | 第一日不落帝国txt下载 | 第一日不落帝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无敌升级王纵目久仰大侠天才萌宝:美男放过我娘亲琥珀之剑极品乡医甜心特工:腹黑Boss轻轻撩
的金融大师陈冠先为帝国建立了一个完美的金融体系,成绩简直逆天了。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话那就是一本教科书式的传奇部股权交易市场、建立企业债市场、建立国债市场、建立股票市场、建立期货和保险市场、建立银行体系、建立再保险市场、建立帝国为主体的亚洲货币共同体、用国债逼迫赵氏退位、建立帝国金融防御机制、建立信用体系……这些成绩单当中最让人咬牙切齿的就是保密的部分,制造橡胶股票经济危机让遗老遗少破产计划、制造土地价格危机迫使地主破产和土地资本转移、制造粮食价格危机收割最后的门阀财富。

穿越众超于时代的技术让帝国直接跳过了坑蒙拐骗偷抢杀的初级原始积累阶段,直接跳到了中级阶段的国债(民众交税偿还国债的利息来补贴国债投资项目和扶植的资本家企业)、关税壁垒(高额关税保护国内初期阶段幼稚产业不受国际竞争的压力,同时维持该产业产品的高价格提高国内产业的资本积累速度)、发行钞票等信用货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信用货币泛滥为工业化提高充足的资本和作为润滑剂的流动性)主动性的维持较高的工资和较低的物价(需要用快速的工业化维持高工资和控制运费从殖民地进口廉价的粮食和原材料)。至于高级阶段的手段也没少用。比如建立虚拟经济市场吸纳多余的货币、超高速的实体经济扩张配套体系、现代金融和信贷支持、保险和低税收支持、进出口退税和补贴、高速折旧的会计制度。

穿越众从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中获取了难以想象的惊人财富,不过这些财富都是账面上的,现金和储蓄极少。为了支持经济健康发展,李基等人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基本将所有的分红都投入了扩大再生产和技术研发。有很多子女三妻四妾的赵守忠想给家里建一栋宫殿都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在权衡了几年之后才在家里又增加了几个孙辈实在住不下时才将分红少拨了一点给新开的海外分公司。截留了款子给家族修建了被称为楚王宫的新宅,以前的神京南城的楚王府才空了出来给新增加的孙辈方便求学和家族聚会使用。

这种克己的观念正好和西班牙王室相反,其结果自然是下金蛋的母鸡越来越多,各穿越众的产业和帝国国力都得到持续的发展和充足的资金,作为帝国最大的财阀,当垄断了30的帝国财富和50的工业产能辰基集团和帝国国有资产管理集团合作起来,搞起类似计划经济那样的资金和资源调配的时候,经济的爆炸式增长就不可避免了。

但是在烈火烹油的繁荣时代的角落里仍然潜伏在阴谋和危机 。

即使是集中了最顶级的智力资源,穿越众屡次三番的通过经济手段削弱门阀的力量也不敢说彻底的高枕无忧。就连当年经历过百年战乱的新中国在太祖的几次三番运动中也没有彻底消灭清代的门阀,温和了数百倍的经济上的打击又能拿一直处于盛世的大宋帝国门阀们如何呢?

在欧洲的古代。资源往往掌握在贵族手中,社会上升通道也被垄断在贵族手里,所有的激励都是贵族之间的游戏。这种垄断一直到宗教战争才开始出现动摇,宗教战争摧毁了稳定的信仰体系,同时也毁灭了统治者依靠神权统治君权神授体系。从频繁的战争中诞生的包税人和贵族债权人阶级成为了新贵。他们的话语权来源不是依靠封建土地所有制提供的军事力量或教会体系提供的信仰力量,更不是古老血脉和宗法制度提供的文化认可力量,而是纯粹的财富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所有的穷鬼贵族又爱又怕。到了新大陆被发现并殖民之后,这种力量就成为了主导欧洲权利生态的主要力量,过去的那种军阀门阀横行的时代彻底的终结了,财阀的时代在专制君主的代表——拿破仑大帝被流放之后到来了。英国的债主罗斯柴尔德家族笑到了最后。这也意味着欧洲成为了资本家的欧洲,再也不是贵族的欧洲了。

而在中国,一直以来的大一统习惯不可能产生足够的战争债务和赤贫权贵,所有的王朝不是被农民起义推翻就是亡于游牧民族,根本不给富人们两面下注的机会,一旦投资失败那就是血本无归的株连九族的大祸。贵族太强而资本家太弱的先天条件早在先秦时代就注定了。连权倾朝野的吕不韦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一直到信息社会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汉族地主阶级不过是贵族换了个说法而已,古老的世家门阀一直都是东方帝国的主宰。财富的力量不论多强大都不可能压制住不差钱的门阀。这样的背景怎么可能诞生工业革命?

穿越众用超越千年的先进制度和科技才打败了门阀们,让资本的力量主导这个帝国,不再以血统和军事力量决定政治地位的新贵族体系也屡屡遭受质疑和阻碍。要不是双赢的合作态度和对敌人毫不留情的铁血做法,穿越众也很难改变帝国的属性。

大而不倒的门阀最后的反击就在这几年体现出来了,帝国的货币供应出现的不正常的苗头。赤洲很多中小金矿并没有控制在穿越众手中,因为这些矿正常的产量不会对规模巨大的帝国银行和金融体系产生什么冲击。反而会提供更充足的存款与购买力加速殖民地的发展,但是银行近两年的报告显示收购到的零散金银数量非常少,甚至比不上移民第一年规模不大的探险家级别的金矿收购量。

在正常的年份,一年流入帝国

状态提示: 270新时代的原始积累和危机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270新时代的原始积累和危机(2/4) 返回《第一日不落帝国》目录下一页:270新时代的原始积累和危机(2/4)(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