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天下第 32 部分阅读(2/6)

文/未知
逆流天下 | 本章字数:1991   | 逆流天下txt下载 | 逆流天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催眠调教象拔蚌2 爱好杀亲夫银星读书(高H小说)我的护士女友绿帽特工关于母亲那点事儿欢乐一家亲
?”※

他耸一耸肩,向着涨红了脸的约德尔道:“上尉,请相信我,我大明兵部名册上还有超过百万人的军队,不过,能上阵野战的不会超过三十万人,而有战斗意志愿意与建奴白刃格斗打一打的部队,不会超过十万人。所以我们不仅是在质量上不如我们的对手,就是在人数上,我们也会越打越少的。”

南明之初,也确实是如曾志国所说。兵部名册上当然还有不少军队。从广西到广东再到湖南、江南、浙江,有几十位总兵率领的数十万大军,仅在福建一省,郑家就掌握了接近二十万人的军队。

在湖南,还有三十万人的顺军余部。在江北.原本也有二十万人的四镇强兵。

左营在湖北时,号称有五十万人。

这些部队,加,起来林林总总,约摸有一百二十万人,如果只从兵部的名册上来算,南明拥有一支强大而恐怖的武装力量。

不过历史的走向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江北四镇灰飞烟灭,左营投降,京营投降,在鲁王于浙东监国的时候,整个南明已经在人数上都落后于建奴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多.尔衮以为战事结束,多诉率大兵回师北京,阿济格从湖北回师,清军主力撤走,浙江总督张存仁只凭四千绿营兵就挡住了大明鲁监国的十万大军。

而福建的郑家拥.立唐王,除了在法统上制造麻烦外,一无建和。南明能坚持近二十年,实在是清朝统治太过弱智,而且清朝的武装力量在进入关内后已经在往下坡路上飞速前行,到了顺治中期之后,满洲兵已经不堪大用,或是无法频繁使用了。

满洲丁口,从入关初期的六万以上,到了顺治八年之后降到了五万甚至是五万以下,除了要留重兵镇守北京,防备北方和蒙古外,满洲八旗太过疲惫,丁口损失太大,也是重要原因。

就是这样的一个大清,居然成功的荡平全中国的反抗力量,一统中国.然后统治近三百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异数,而南明之烂,也真是令人指。

所有的力量都在内.耗中耗光了!仅在湖南一省,当时的总督何腾蛟是东林党人,史书上说他坚贞不屈,为抗涛大业贡献良多。而公平的说,何腾蛟所起的坏作用等于让建奴多编成了一个八旗。

在湖南,何腾蛟任用私人将领yin掠地方,为了筹饷让这些明军无节制的残害百姓,同时,以这些无恶不作的湖南镇兵排挤已经与明朝合作的大顺军,最终将顺军余部挤走,凭白损失了几十万人的顺军余部。

等到了清兵进逼后,何总督一死报君王,他所重用的那些地方明军无一抵抗,全部投降,而百姑苦于明军残害,竟是对清军欢迎之至,望风而降!湖南,民风彪悍,是被清军顺利之极的平定,一直到了大西军攻到湖南的时候,当地的百姓宁愿帮助清兵,也不愿意帮助反攻的大西军!

就是这样一个人,也是史书所记录的忠臣,天日昭昭!

如果说别人对当时的大局还有幻想的话,曾志国应该是认识最淆楚的一位。南明的明军,绝靠不住,不仅是从战斗意志还是从战斗力来说,无论哪一条都已经负担不了抗渭的重任。

而可以信任的大西军,还要在一年之后才去经营云贵.在云贵改弦更张,建立了一个牢固的根基之后,大西军才在李定国等优秀的将领之下,与清军在南中国逐鹿十余年之久!

而现在,曾志国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而已!

他逼视着约德尔,问道:“上尉,你有什么办法吗?”

约德尔并不为他的声势所迫,同样也逼视着曾志国,道:“将军,一个优秀的民族哪怕只是赤手空拳,也会战胜敌人。”

顿了一顿,约德尔又道:“所以我们不能理解,贵国在北方有几千万民众,有百万军队,为什么被一个不到十万人的蛮族入侵,连皇帝也战死了。”

他挥手道:“如果是玛雅人或是什么蛮族,倒也罢了。可是贵国是由优秀的民族建立创造的,你们有政府,有军队.有广袤的土地和吃苦耐劳的民众,而且最重要的,你们是文明国家,是欧洲之外仅有的文明国度!”

曾志国苦笑,是的,中国是当时除了欧洲之外最文明的国家,有着组织严密的官僚体系,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科举考试选拔文官的考试制度.也有着庞大的军队,还有帝王和贵族,还有着并不缜密但涵盖全国的财政税收制度。

就是这样一个文明的国家,有着一亿五千万人的庞大国家,有着几千年文明和光荣史的伟大国度,就这样被一个不到十万人的野蛮小族给征服了,说给谁,又能真正理解这其中的悲哀与荒诞呢?

“上尉,我国的军予力量已经太过孱弱了……经历上唐朝末年的藩钼之祸以后,我国矫枉过正,对武将的约束和限制越来越严重,这导致我大明自开国之后,武功就每况愈下,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打赢了万历三大征,十万人以上的倭寇,数十万人的异族,他们都败在我大明王师的铁骑之下。不过,军事与政治实在是密不可分,自从那以后,大明的政治越**,军队的战斗力也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几十年的灾荒,边境上的军人只能卖儿卖女来维持生计,这样一支军队,还能有什么战斗力※到了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大明的敌人武装的比大明军人更好,战斗的也比大明军人更勇敢。所以到了今天,我们用以往的模式再去组织一支军队,我1门将面临着财政和时间上的双重麻烦……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大明,这个文明的国度与伟大的民族,需要你的帮助。”

尽管曾志国不愿意,他也绝不想承

状态提示: 第 32 部分阅读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 32 部分阅读(2/6) 返回《逆流天下》目录下一页:第 32 部分阅读(2/6)(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