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丈夫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官治武(2/2)

文/燕西风
明朝大丈夫 | 本章字数:1256   | 明朝大丈夫txt下载 | 明朝大丈夫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诡异入侵万神主宰过河卒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全球妖变我的系统有点狂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
定水准,让他们知道就算不做那些违法的事情,他们的生活一样能过得很好,没必要冒丢官去职的危险做违法的事情。”

见王承恩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李景笑了笑接道:“我再说说不要文官统兵的问题,一直以来朝廷都是以文制武,文官们一向不大瞧得起武将,更瞧不起当兵的。殊不知,要是没有那些武将和士兵镇戍边拙,他们如何能安享太平?”

摇摇头,李景叹了口气,然后接道:“当兵的没地位,被人看不起,军饷还低,让他们如何尽心保家卫国,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提高士兵的地位和军饷,让大家都愿意当兵,都以能当兵为荣。

其次,朝廷有武举,却并不重视,我记得崇祯四年朝廷曾举行过武举会试,曾选取提拔百余人,不知这些人可曾得到重用?我并非重武轻文,只是认为国家不应该轻视武备,我认为文武应该并重,这样国家在遇到战事之时方能无虞。

王公公,国家在各地建立书院,京中更有国子监专供那些文人就读。请问朝廷可曾办过武人学院?为国家培养军备人才?如果有这样的学院为国家培养人才,那么怎会出现战时一群不懂军事的文人领军作战?”

王承恩听了默然良久,方才叹了口气道:“李将军所说确实在理.不过要是按照李将军的做法,朝廷需要出一大乞钱才行,可是现今国库空虚,哪里有钱做这些事情,李景点点头道:“王公公一语中的,要做这些事确实需要一大笔钱。不过伐有一事不明,堂堂大明为何没钱?据我所知,朝廷一年的赋税只有四百万两,而实际收上来的却只有二百万两。这些年不断地加派辽饷,边饷,却总是入不敷出,反倒逼得百姓造反,不知皇上和朝廷那些大臣们有没有想过,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有没有深刻地考虑这些问题?有没有想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盯着王承恩的眼睛,李景正色道:“或许有人想过,或许有人知道其中的缘由,但是从来没人去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包括皇上在内。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朝廷就永远收不上来赋税,国库就永远没钱,那我刚才说的办法就永远无法施行。”

王承恩看了李景一会儿,正色说道:“还请李将军教我,大明为何收不来赋税,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李景笑了笑道:“原因很简单,士绅不纳粮,不交税.而偏偏大最的土地都掌握在士绅的手中,于是田税就收不上来。

没想过从商人手中征税。”

顿了顿李景接道:“我不是自夸.

最高的,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么?”

另外,挣钱最多的商人赋税极低,国家却从来平阳府每年上缴的赋税在整个大明各府当中是王承恩忙道:“愿闻其详.”

李景笑了笑道:“因为在平阳府,我制定的税率极高,田税我分为三等,二十亩以下的普通百姓税额为十税一,二十亩至五十亩为十税二,超过五十亩的为十税三。

至于商税,就不用我说了吧?”

王承恩点点头,李景交的商税在大明要说排第二,没人敢说排第一。

根据户部尚书黄汝良所说,京城的景记商号一年的纯利润应该在一百万两左右,缴纳的赋税在十万两以上,也就是说李景是按十税一的比例缴纳的赋税。而大明在开国之初制定的商税为三十税一,后期基本就不收了。

超级巨星极品小农场汉魏文魁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我的女仆机器人都市灵仙帝国之大中华末世药奴葬剑江湖左手上帝,右手地狱寻途无极开天


状态提示: 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官治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官治武(2/2) 返回《明朝大丈夫》目录下一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惊人产量(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