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229章 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2/2)

文/老沈阳
晚清崛起 | 本章字数:1214   | 晚清崛起txt下载 | 晚清崛起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国士无双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丹道宗师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
们可以从希特勒身上看到一种学识广博完美的典范,后世有人对他评价说:抛开他政治组织能力不说,他是一位过得去的画家,一位顶级的工程技术设计师(和保时捷博士共同设计了甲壳虫和虎式坦克的发动机),一位很有天赋的建筑设计师(他参与了奥运会建筑的设计)。

一个高明的凯恩斯经济学的信徒(物本交易的创始者),一个人文知识极端渊博的演说家,还是一位军事上极其有见地的将军(他对各种先进武器和新兵种极有研究)。这些能力的具备使得他凡事都追求完美,极端自负,藐视任何人的资本,并给了他无比的自信让他怀有发动征服世界的战争的梦想并付诸实施。

192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影响都是巨大的,英国、法国受到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德国的经济也直推崩溃的边缘,仅仅在两年内,德国的失业人数就达到600多万人,占当时全部人口的1/10,占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当时德国的家庭人口比现在多,父母带三、四个孩子和两个老人一起生活的家庭很普遍,而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挣钱的劳动力经常只是一个人。这意味着,德国已面临整个民族的生存危机。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一起把目光转向刚刚停战时的欧洲。

在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英、法、美等诸国他们要求德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但是刚刚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德国,他们根本就不能筹集到如此巨大的款项,于是他们只能是全力开动了自己的印刷机器,于是历史上最疯狂的金融灾难就在德国发生了。特级的通货膨胀恶魔席卷整个的德国。

德国印刷机中吐出来的票子,从一开始的几马克逐渐地增长着,一百、一千、一万、一百万、一千万,最后是亿,一千亿,万亿。不这样一来不行啊,因为到了1923年,严重的通货膨胀使一个美元已经可以换到4万亿帝国马克了。有一个叫特欧的博士在他死前完成的回忆录中提到,当时买一个面包要花1000亿马克,一升牛奶要花3000亿马克。”

大战以后,大量的美国公司在德国做各种投机生意,当然这些投机公司主要是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控股,当在德国人被超级通货膨胀洗劫得一贫如洗时,华尔街和英国的金融家们却在热火朝天地发着大财。

如此可怕的通货膨胀犹如“巨大的财富收割机”,在德国货币剧烈的贬值过程中发了大规模的财富转移。与以往任何武力驱动的**裸的掠夺相比,这种转移更文明也更残酷。任何一个手上有一些美元或英镑的外国人,在德国都可以生活得像国王。几个美元可以使人过得如同百万富翁一般。外国人蜂拥而至,四处以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抢购(德国人的)家庭财富,不动产,珠宝和艺术品。

巨大的社会财富遭到疯狂的无形洗劫,无数德国人倾家荡产,美元或英镑的购买力被成无数倍的放大,巨大的财富在这美元、英镑与马克间的狂跌和暴涨过程中,悄然易手。凯恩斯洋洋得意的说道:“用这种情况下的方法(超级通货膨胀)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积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会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状态提示: 第1229章 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229章 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2/2) 返回《晚清崛起》目录下一章:第1230章 希特勒和美国银行家的交易(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