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权臣第312章:你们来的太慢了(2/2)

文/红尘贼子
回到明朝做权臣 | 本章字数:1616   | 回到明朝做权臣txt下载 | 回到明朝做权臣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军尸体,又俘虏了一百多逃散的清兵。”

学生们的总人数勉勉强强都凑不到四千之数,却在旦夕之间斩杀了四千多敌人,而且自身战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的战果简直无法想象。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从来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全歼,更不会出现把敌人全都杀死的情形。

真正的杀敌数字和对敌数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干掉四千多敌人,就说明对手的兵力至少在一万以上,甚至有可能更多。

以四千破一万以上的敌军,这就是典型的以少胜多。

杀死和杀伤也是两个概念,一般情况下,在汇报了杀敌数字之后还应该说一下俘虏的数字。

但王志鹏却没有提起任何和俘虏有关的字眼儿。

“多少俘虏?”

“没有俘虏!”

没有俘虏?

这样的大规模战斗,又是如此的辉煌大胜,敌军必然心寒胆裂成建制的弃械投降,怎么可能会没有俘虏呢?

“全都赶进长江杀了。”

李林信毫不在意的说道:“张三娃他们提起过,把俘虏赶到长江边上集体射杀。”

杀俘从来就是为人诟病的暴行,杀俘不祥也是战场指挥官们信奉的原则,杀俘的将官从来都不会留下好名声,坑杀了几十万赵卒的白起就留下了“人屠”的恶名,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杀俘不仅会带来很不好的名声,也会产生现实中的影响。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俘虏本身就是宝贵的资源,完全可以转换成为自身实力的一部分,怎么能如此简单的直接杀掉呢?

那岂不是太残暴了?

“《西江月》已说的很清楚了,此战重在一个速字,速战才能速胜,根本就没有时间整合收编俘虏,更没有那个必要。”李林信说的轻描淡写:“还不如索性直接杀死,以绝后患!”

“你们杀了多少俘虏?”

“又不是我下令杀的,我怎会知道?”就好像是在说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李林信用云淡风轻的口吻说道:“我估计连张三娃他们都不清楚到底杀了多少俘虏吧,差不多有一千多,或者是两千也有可能,万将军为何要纠结这种事情?”

在李林信看来,既然杀俘是出于战争的现实需要,那就没有必要统计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杀一个也好,杀一千也罢,都是为了战争服务的举动,纠结于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万迎风虽不是出自毅勇军嫡系,但他本身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除了还挑着固州军的旗号之外,其实已经融入到毅勇军这个集体当中了,当然很清楚毅勇军的风格。

张启阳一手打造出来的毅勇军,凶猛顽强,用连番血战打出了天下第一强兵的名号。

能够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万迎风从来都没有后悔过,甚至以此为荣,他无比的期待毅勇军可以再创辉煌。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新华军校的学生们就是毅勇军的延续,作为出自毅勇军中的子弟,这些学生们就应该继承毅勇军的一切,继续发扬毅勇军的传统,创造出更大的荣耀,恢复中华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张启阳创立新华军校,亲手调教出来一期又一期的“嫡传弟子”,不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吗?

学生们做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比毅勇军更强,直接就提升了一个很大的档次,无愧无毅勇军子弟的身份。

但是,万迎风却有感觉到这些学生和毅勇军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大帅亲手培养出来的学生,和毅勇军存在很大的不同,只是究竟哪里不同,他又很难用一两句话清楚的表达出来。

虽然学生兵多是出自毅勇军,可以看做是毅勇军的子弟和晚辈,甚至可以直接当成是继承者,但他们却和毅勇军出现了太多的差别。

旁边的王志鹏摆出一副老大哥的样子,苦口婆心的说道:“阵前杀敌是一回事,战后杀俘又是一回事儿,一两千人呐,就这么被你们杀了,照这个杀法,有伤天和呀。当年的诸葛亮火烧藤甲兵,杀的太厉害,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这才损了他的寿数,引以为戒呀!”

听了这话,李林信愈发感到老一辈的毅勇军是真的过时了!

杀气太重有伤天和?

这是一个军人应该说出来的话吗?

我族即天,我族之所需即为天道,用我们手中的武器消灭我族之敌,这是我们最崇高的使命,为了这个使命可以牺牲一切,又怎么会有上天和?

校长说的很对,老一辈的毅勇军勇则勇亦,但他们只属于过去,虽然值得尊敬但却已不露出了老式军队的疲态。

这种疲态不是体现在战斗力层面上,而是体现于精神状态和思想认知。

回到明朝做权臣


状态提示: 第312章:你们来的太慢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312章:你们来的太慢了(2/2) 返回《回到明朝做权臣》目录下一章:第313章:让我给他打下手,不可能(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