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第四百二十二章 初拜泰山(2/2)

文/银刀驸马
龙兴华夏 | 本章字数:1242   | 龙兴华夏txt下载 | 龙兴华夏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并追思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尽管开展了部分旨在自强的事业,诸如建船厂、造军舰等,但“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而迄今仍并无自强之实,从前情事几于日久相忘”。认为应当立刻抛开以往的成见,采取果断措施,尽快加强国家的海防实力。

朝野间加强海防的呼声日高,而京津一带的海防不足则凸显出来。在和日本达成和约的当天,林义哲便下令将“威远”、“横海”、“康济”三艘巡洋舰和“飞鹰”号高速通报舰按照之前和李鸿章的约定调归北洋统辖,此外还将成为船政水师练习舰的日本战利舰“龙骧”号也借调给北洋,以充实北洋防务。这四艘军舰的加入使北洋的海上作战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北洋地区的陆上防卫,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是以在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向总理衙门热情推荐推荐英国制造的新式伦道尔式炮艇时,一下子便引起了文祥等人的注意。

早在1874年10月23日,中国和日本紧张谈判之际,取代李泰国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经由上海向他在伦敦的忠实部下金登干发去了电报,称中国方面打算外购军舰。事实正是如此,在日本的强烈刺激下,继中途夭折的阿思本舰队之后,中国近代第二次外购军舰的活动渐渐拉开了帷幕。与第一次购舰活动用于镇压国内起义的目的不同,这次购舰主旨相当明确,就是巩固海防,抵御外侮。

其实就在日本侵略台湾,中国朝野上下为之震惊、群情激愤的日子里,这个西方人的身影就开始频繁地在总理衙门出没。身为英国在华利益的重要代言人,赫德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即将以日本为假想敌扩充海军的迹象。这位久居中国,深谙中国官场之道的英国人明白这将是影响、控制未来中国海军走向的重要契机。良机不容错失,随即他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开始与主管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忻密切接触,做起推销英**舰的生意来。自阿思本舰队事件之后,虽然在上海、福建等地耗费巨资,经历了近十年的自造军舰的尝试,但中国的海防实力有了很大起色,建立起了一支西式蒸汽舰队,但中国自制军舰的数量还是太少,因而直接购买西方先进军舰的提议此时悄悄开始占据上风。

在中日两国的海战结束之后,铁甲舰,巡洋舰,炮舰这三个舰种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而喜欢夸夸其谈的赫德,本人实际对海军领域只是个略知一点皮毛的外行,将中国人对于外购军舰的兴趣挑起来后,赫德便急匆匆与远在伦敦的属下金登干商讨具体如何推销军舰。而林义哲、沈葆桢、李鸿章、丁日昌等中国官员从自己掌握的海军知识出发,急切想获取的是威力巨大的头等铁甲舰。但这种军舰造价过于昂贵,经历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沉重打击后,清政府国库几乎囊空如洗,一时无力负担,而且大型军舰对于操舰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也有极高的要求,遽难办理。很快,赫德和金登干都注意到了当时世界上一种最新潮的军舰,一种价格便宜,而且据说是大型铁甲舰的“天煞”、“克星”的小军舰。(www.ajman.cc 笔趣阁言情小说网。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ps:今天还是两更!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状态提示: 第四百二十二章 初拜泰山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百二十二章 初拜泰山(2/2) 返回《龙兴华夏》目录下一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海军建设方略(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