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第七一二章 提议迁都(2/3)

文/120笑话
三国之四世三公 | 本章字数:1895   | 三国之四世三公txt下载 | 三国之四世三公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大唐:从贵妃寝宫开始签到
。当然,现阶段他也没有自己培养的心腹,也只能暂且用杨彪的人,日后他有了自己的心腹,或许会选择换一个人,也或者他可以把太尉府长史发展成自己的人。

刘协扫视一圈,继续说道:“此番遭难,有诸多职位空缺,众位爱卿若是有什么合适人选,皆可提出来,只要是忠心于朝廷的才能人士,朕都不会亏待他。”

“臣等领命!”

能够在董卓和李傕、郭汜把持朝廷的情形下活下来的人,都是官场老油子,而非愣头青。若是愣头青或者直脾气的人,都已经用生命铸就他们的故事了。所以,刘协的意思他们都听明白了,首先要忠心的人,忠心的对象自然是他刘协;其次才是有才能的人。因此,只要忠心的人才能差一点,刘协是可以不在乎的。

朝廷的事情商议了将近两个时辰,也是因为如今朝廷的局势艰难才会说这么久。等朝廷的事情都说完之后,接下来便是以往让人欣喜和期待的发放大礼包的时刻了。

刘协神情一震,激动的说道:“此番在朕东归洛阳之时,经历了重重险阻,多亏了诸位爱卿戮力向前,才能安然抵达洛阳。在此期间,有几位大臣的贡献卓越,相信诸位爱卿都看在眼里。朕说过,只要是忠心于朕,忠心于朝廷的人,朕都不会吝于嘉奖。”

随后,一名太监手捧圣旨上前,念道:“兴义将军杨奉,勤勉王事,忠心护卫,杀敌御前,功大莫焉,拟擢升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臣,领旨!”

杨奉脸上表现出一副欣喜的表情,内心里却是平静无波。若是在没有决定投效袁常之前,刘协给他这样的职位,他必然是会高兴的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但是,如今他已经明白,现今的朝廷任何的官职都是虚的,除了有名声之外,其他一点用处都没有。若是不信,杨奉打着车骑将军的名号,到各州发号施令试试看,保准分分钟被人吊打。

太监将圣旨递给杨奉,又接过另一个圣旨,继续念道:“国舅董承,勤勉王事…拟擢升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臣,领旨!”

“兖州牧曹操,勤勉王事,忠心于国,拟擢升为前将军,假节钺,开府仪同三司。继续担任兖州牧一职,为朕牧守一方。”

“幽州牧袁常,勤勉王事,忠心于国,拟擢升为后将军,假节钺,开府仪同三司。继续担任幽州牧一职,为朕牧守一方。”

“臣,领旨!”

“臣,领旨!”

若是让袁常和曹操放弃现在的州牧职位,跑到洛阳来担任前、后将军的职位,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刘协敢强求,估计曹操和袁常分分钟就扔下刘协返回自己的地盘了。也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刘协给袁常和曹操两个职位,也没有让他们抛弃现有职位的意思。如此一来,不会逼迫袁常和曹操拒绝接旨,让他下不了台面,这样大家脸上都过得去。

“其余将士皆在原先品级上擢升一级,各有赏赐。”

不仅仅是袁常、曹操、杨奉和董承四人有赏赐,其余将领、士兵一级官员,都各有不同的赏赐,总之做到雨露均沾。刘协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所以拉拢人心是很有必要的手段。不过,现如今朝廷国库空虚,怕是拿不出多少钱来赏赐,只能等以后有钱了再补上。刘协的算盘也打的精明,那些将士想要获得这些奖励,那么就要保证他继续呆在这位置上;否则,若是他的位置不保,那一切自然也就没指望了。

刘协见在场官员皆有满意之色,心中也是高兴,想想在他的治理下汉室再次兴盛,身子便忍不住震颤。平复下激动的心情,再次开口,道:“众位爱卿可还有事禀奏?”

“启奏陛下,臣有奏!”

正当这时,一人上前,却是大司农郭全。说到这郭全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是谁,不过,他的孙子郭淮却是曹魏后期的名人,郭淮。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郭全此刻站出来,显然要提的事情乃是与钱财有关。

果不其然,只听郭全缓缓说道:“陛下,此前因为董卓贼子作乱,国库空虚,库中钱财与粮食无几。钱财尚可暂缓,徐徐图之。然则,粮食之事,却是推迟不得,如今洛阳城中有人口数十万,若无足够的粮食,怕是迟早生变,还请陛下及早图之。”

给一众官员和将士的赏赐可以日后补上,所以,有无钱财刘协并不是太过在意。但是,粮食的事情却是不得不着急了。若是没有粮食,那些士兵谁还会给你卖命,当兵的之所以选择这条路,为的还不是能够填饱肚子。

“陛下,此事确实紧要,当及早解决。”

太尉杨彪也站了出来,一脸凝重的说道:“若无足够粮食,恐昔日黄巾之事复发。然而,这些年关中一带天灾人祸,粮食收成不多,唯有催促各州及早将税粮上缴,此事或可解决。”

古时候的赋税,不只是收钱,粮食同样也是赋税的一种。

“此事便依太尉所言!”

对于杨彪的提议,刘协也没有反对,不然的话,他去哪里变出粮食。至于说各州是否会上缴粮食,那就看天意了。

“启禀陛下,臣有奏!”

这时,曹操也跳了出来,凑热闹道:“此前关中一带多有灾祸,臣亦有所准备,此番临行之时,已令兖州上下运输粮食前来洛阳,想来不日便能到达,算是臣为陛下略紧绵薄之力。”

曹操之所以献上粮食,并不是献

状态提示: 第七一二章 提议迁都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七一二章 提议迁都(2/3) 返回《三国之四世三公》目录下一页:第七一二章 提议迁都(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