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炮岁月第311章各组都有风彩(2/2)

文/子龙路一号
战炮岁月 | 本章字数:1111   | 战炮岁月txt下载 | 战炮岁月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我的北京姑娘
送两篇写中国历史方面的广播稿到团报道组。

接到任务后,指导员姚江生转手交给了两个炮排,二排的任务嘛,自然落到了徐陈伟的头上。

话说写历史方面的广播稿,那都是需要有扎实历史功底的。

你不仅要了解那个时代的人文地理,还得知晓民俗风情,甚至包括它独有的特产小吃等等。

徐陈伟愉快地受领了任务,他利用熄灯后的个把小时,就整出了一篇关于汉朝的广播稿。

广播稿的题目是——大汉雄风。

他写出的汉朝最霸气的四条语录,那是令梁荆宜看了佩服不已。

四条语录分别是:一、寇可往,我亦可往;二、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三、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四、凡明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汉土。

排长钭星宇看了这篇广播稿也是赞不绝口,在排里集合时,他也念给众人听了。

底下听不懂的人,只当是听了个无聊的故事;而听得懂的人,在那一刻,心里只有羡慕两字。

连满口“之乎者也”的聂国政,事后也和排里的同年兵说,自个对徐陈伟写的文章,那是心悦诚服。

这人还自嘲说,和徐陈伟相比,自己就是一只乌鸦,而乌鸦和凤凰的差距,那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他甚至用“无厘头”的方式抹黑自己说:“我是女娲造人时泥巴不够,慌乱中,她可能用排泄物把我给捏出来的!”

众人直接笑喷,徐陈伟当即还了他一句:“老聂,请你把后面的‘可能’两个字去掉好不好?”

因为这句话,老聂追得老徐差点跑遍了整个营区。

徐陈伟的那篇广播稿被送到了团报道组,然后,又毫无悬念被连续播了一个星期。

细心的梁荆宜发现那段“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还被指导员姚江生改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至于他为什么肯定是姚江生改的?

那是因为徐陈伟跟他说,写历史也不能完全抛开现实。所以,姚江生把原词“大汉”改为“中华”,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大汉”只是代表着一个朝代的地盘而已,而在那个朝代与汉朝并存的还有其它一些小国家。

“中华”则不一样,它泛指华夏民族全境,不仅是包括地理层面的,更包括深层次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

虽然说,只是简单改了两个字,却充分体现出姚江生超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捕捉时政的能力。

参加过京城阅兵这种大场面的人,眼界都会高一些。

班副张明黎和三个学声乐的家伙,那也是搞得有模有样的。

这“四人组合”经常在宿舍里整个小型的“演唱会”,尽管他们所会吹奏的曲子不多,但却一个个乐此不疲。

这四人里面,体能垫底的李光军吹奏起口琴来,倒是令人眼前一亮。

他把任贤齐的那首“流着泪的你的脸”,吹得让人听了是如痴如醉。

连玩乐器出神入化的“大拿”陈生路都羡慕得不行,他不无感慨地说:李光军是把口琴吹出了两种以上和弦的味道,高手在民间啊!

这也说明,人都是优点的,主要还是看机会有没有降临,或者是伯乐有没有出现?显然连队组建三个兴趣小组,对李光军而言,就是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


状态提示: 第311章各组都有风彩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311章各组都有风彩(2/2) 返回《战炮岁月》目录下一章:第312章开唱军人道德组歌(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