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人物赵孝成王篇25(2/2)

文/傲双
战国风云人物 | 本章字数:1389   | 战国风云人物txt下载 | 战国风云人物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国士无双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丹道宗师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
,秦昭襄王又派了范雎去做白起的思想工作。

白起回答很干脆:拒不出战。

那么,白起为何拒不出战呢?

要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白起为何敢抗命,不听秦昭襄王的政令?

这里有几个观点:

1、白起是兵家,也是战略家,深知用兵之道。错过了战机,伐赵不能成功。

2、白起看清了大势,新一轮诸侯合纵将会形成。

3、赵国敢拒绝割城,说明赵国君臣做好了一战的准备。

4、白起已经快七十岁的人了,年迈、有病。

当然呢?

还有一种成分:白起心寒了,正在和秦昭襄王赌气。

毕竟,长平之战后,一举攻破邯郸,亡了赵国,这个计策是他献的。然,秦昭襄王不接纳,还下令让他班师回朝。最可气的是,按照军功,他首当其冲,至少是封侯拜相。

结果:被闲置在家,没得到重用。

最让白起不能接受的事:范雎被封为应侯。

出力的人是他,功劳没有他,封侯也没有他。你想用我就用,不想用就丢在一边。这让任何人都会有抵触情绪,尤其是想白起这样拥有累累战功,却不懂政治,更不懂君王之心的人。

也可以说,白起有脾气,有性格,更有铮铮傲骨。

白起拒不出征,就没想为有什么后果?

也许,白起想到了最坏的后果:被秦昭襄王冷落。

或许,白起认为,凭借自己的军功和威望,秦昭襄王不敢拿他怎么样。

总之,白起就是任性,拒不出征。

那么,白起拒不出征,这就伤了秦昭襄王脸面。

要知道,秦昭襄王是一国之君,部下不听他的调令,这是很打脸的事情。

这件事传出去,秦昭襄王的老脸往哪里搁。

秦昭襄王愤怒之极,又不敢拿白起怎么样。毕竟,白起的影响力,太大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愤怒,为了证明秦国不只有一个白起。秦昭襄王决定将亡赵的任务,交给了听话的人。

但,这个人让很多人都没想到,而且这个人也没有什么战功。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他就是秦国的五大夫王陵。

由于史料残缺,王陵出生时期,死亡日期都没有记载。他领兵伐赵的年龄也不清楚。但,能混到秦国五大夫这个爵位,也说明了一点。王陵也是能打的。

按照秦国军功等级划分,五大夫,只是秦国第九个等级。那么,秦昭襄王为什么把伐赵的任务,交给这个不是很出名,又没有战功的人?

难道真的是秦国无将可用?还是说秦昭襄王糊涂,意气用事?或者说,王陵是秦国隐藏的将星,未来的名将。秦昭襄王慧眼独具,认出了这匹千里马。

这只能说明几点:

1、很多武将都赞成武安君白起的决定,反对伐赵。

2、秦昭襄王一意孤行,因为赵国戏耍他,恼羞成怒。

3、王陵有军事才华,还听话,长平之战,表现很突出,让秦昭襄王记住了他。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

秦昭襄王把攻伐上党的任务交给了王龁,并且王龁与廉颇对战,打得相当出色。此次,攻伐邯郸,秦昭襄王不以王龁为将,反而以王陵为将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大家不妨发挥脑洞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是因为王龁是武安君部将,不值得用。

或许,王龁也对伐赵之事,投了反对票。

又或者,王龁正在料理长平战后的事情,没有时间。

有可能,还有很多种原因。至于,什么原因,交给你们就想。

当然呢?很多朝臣,也会以各种理由,劝阻秦昭襄王不要打:比如,秦国元气大伤,粮草不足等等。

但,恼羞成怒的秦昭襄王不管那么多,就要揍赵国出气,一个字:打。

公元前259年,九月。秦、赵两国议和谈崩了。

秦昭襄王不顾任何人劝阻,拜王陵为将,领兵二十万,攻伐赵国邯郸。

长平之战后,又一场声势浩大的邯郸之战,拉开了序幕。

那么,赵国将怎样迎击秦昭襄王愤怒的拳头?

面对秦国的攻势,赵国是亡国,还是打出了赵氏男儿的风采,守住了江山?


状态提示: 赵孝成王篇25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赵孝成王篇25(2/2) 返回《战国风云人物》目录下一章:赵孝成王篇26(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