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万里遥二十七,探讨方子(2/2)

文/无燥
不似万里遥 | 本章字数:1682   | 不似万里遥txt下载 | 不似万里遥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迷情柏林才不是魔女宠婚蜜爱:顾少,请指教!重生之小军嫂祁少老婆拆家了撩夫有道:爷,快上套夫人,你又被总裁通缉了!
可用前胡,甘草,生地,玄参,连翘,茯苓,木通,蝉蜕,麦门冬,川芎,陈皮,当归,生姜水煎服。这样足以治疗病人的黑水痘,进而治疗天花。”

胡大夫冷哼一声,道:“崔太医,您也说了,这方子实在古籍中找到的,那必定是被用过了,它针对的是水痘,天花可有被治愈?或是很好的防御?很明显,并没有。”

“你!你你你…”崔太医的胡子气的都快要翘起来了,指着胡大夫“你”了个半天,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英医看着一老一小吵得不可开交,笑着说道:“你们都是大夫,都是治病救人的,什么事能有一张正确的方子重要?”英医转而对百里青阳言:“丞相,草民认为,天花之毒,中者有有轻有重。则这药方也要择而从之,天花之毒,深者,也许暂时无药可治,但轻者,我们还可以寻到合适的方子的。”

“那英医高见,何方可治?”百里青阳道。

“中药疗法,在前驱发热时,可用桑菊饮加减,在发疹初期,可用升麻葛根汤加减,形成脓疽时,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桑菊饮?对了,《温病条辨》中有记载的,”胡大夫听到英医的话,才想到很久之前看过的古籍,心里嗔怪自己竟然忘记这么重要的内容。“哎,小辈还是才疏学浅,很多方面还得向英医学习啊。”

英医笑而不语,等了一时,才缓缓开口,“据《温病条辨》

记载,柔菊饮用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宣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那升麻葛根汤又何如?”崔太医问道。《温病条辨》是民间流传的医术,官方并未征用,而且已经绝版了,身为太医,他自然是不曾见过的。听着英医讲出《温病条辨》的方子,仔细思索,觉得此方子甚是奇妙,他由于身份的限制,对于一些民间方子无法研讨查看,但他心里还是很敬佩的。

英医接着讲出下面的两个方子,屋内三人听得很是认真。陆秋禾在一旁也听着,但她对中医药材的理解,仅限于一些急救的草药,那还是他们的必备课程。因为在野外执行任务时,受伤难免,西药虽方便,但并不能保证时时带着,在野外,中药材就格外重要了。她听着三个大夫在讨论药材,也只是偶尔听一听,但多数时间都在想这天花之毒。

她肯定听过。

三位大夫,加上一位丞相,讨论了两个时辰,终于确定了三张药方。

百里青阳走到书桌旁,摊开笔墨,缓缓写下第一张方子:桑叶,15钱。菊花,06钱。杏仁,12钱。连翘,1钱。薄荷,05钱。桔梗,12钱。甘草,05钱。芦根,12钱。

第二方,名为“桑菊饮”。用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宣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可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需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第三方,加减升麻葛根汤。需川升麻,03钱。生甘草,03钱。连翘壳12钱。炙僵蚕,18钱。粉葛根,09钱。苦枯梗,06钱。金银花,18钱。干荷叶1角。薄荷叶05钱。京赤芍,12钱。净蝉衣,05钱。陈莱菔,18钱。治痧麻虽布,而头面鼻独无,身热泄泻、咽痛不腐者。

百里青阳在一旁写方子,英医等三人就在一旁继续讨论。胡大夫看见依倚靠在床上的陆秋禾,上前一步。“你,怎么半死不活的。”

陆秋禾一愣,这是找茬啊!“可能是你传染的吧。”哼,老子就不怕找茬的。

胡豆豆直接坐到陆秋禾床边,伸手就要去抓陆秋禾的手,要给他把脉,陆秋禾胳膊猛地向上扬起,胡豆豆抓了个空。胡豆豆急了眼,“我是大夫,给你把把脉,还能给你下点药,治治你的病呢。”

陆秋禾并不领情,且不说他开口就说自己半死不活,只说她的身份,若是让医生给把脉,这不又该露馅儿了。

“那就不给看了,病死你活该,对了,我们在这里讨论病情,你坐这里只负责,看呀?听呀?”

“那我也没听到你贡献出什么好的法子呀。”陆秋禾几句话间便听出胡豆豆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来熟,绝对的是纯种自来熟啊。这种人就无需跟他客气,除了有点吵外,这种人也没什么不好。

“你还别说,我突然想到一个土法子。以前我四处行医,走过不少村庄,其中路过一个村的时候,我就听过那里的老人讲过这个土方法。”

“土方法,那不知有没有成功过呢?”英医听到二人说话,起初只觉是有趣,听小辈们在这里打嘴仗,让他想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崔太医则是难得的出宫,礼数没那么严谨,说话也不必忌讳那么多,心也放松下来。听到胡豆豆说有土方法,也来了兴趣,一些老人传下来的土方法,往往出人意料的效果。


状态提示: 二十七,探讨方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二十七,探讨方子(2/2) 返回《不似万里遥》目录下一章:二十八,二人合谋(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