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插队落户之闲事之一(2/3)

文/付均
统计师 | 本章字数:1931   | 统计师txt下载 | 统计师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诡异入侵万神主宰过河卒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全球妖变我的系统有点狂
也”。

于是,我就想到一个办法:把几捆柴火用绳子缠在一起,变成一大捆;然后让柴火自己滚到山下。这样做,果然效果不错。

正在我庆幸自己找到了好办法的时候,山下过来一个老社员,对我大声呼叫,“五七大军兄弟!这样干不行!”

我:“怎么的?”

答:“一捆柴火滚到山下,光剩下杆了,叶子全都掉光了,糟蹋柴火!”

老社员说的确实有道理。可是,我真的没有力气把一山场的柴火一次又一次地扛下山。老社员走了,我还是照样把柴火弄成大捆,一捆一捆地骨碌到山下。我仔细看了看,树叶子损失的主要是外层,丢了一些,也是迫不得已。这两年我都是这么做的。

从山下弄到家里,好办多了。我和王校长家的房东借来手推车,往返几次,就都完事。

(二)老大和老二

在我们大人的心里和眼里,这么点的孩子跟大人下到乡下,真是遭罪。据我体察,她们好像并没有这种认识。只要有爹妈在,她们在感观方面永远都是快乐的。

到了农村,改变了她们在机关幼儿园、托儿所那种程式性的作息习惯;开始了和农村孩子一样的自由散漫的生活。房东家有一个小女孩,叫三平子,比老大小,比老二大,她们很快就成为共同玩耍的伙伴。老大、老二和三平子比起来,可以明显的看出缺乏自我保护和争取自身利益的能力。

下乡前,孩子回家,玩的不外乎是白天在幼儿园活动的继续,没有什么新花样。到了农村,她们的游戏有了农村生活的影子。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两个孩子在外面玩耍回家的时候,常常拣回一些干树枝等可以烧的东西。

最让人糟心的事情到底发生了。春节全家回到孩子姥姥家过年。到了旧堡,两个孩子双双感冒,发展成肺炎。熳潘们两个住到鞍钢东鞍山铁矿医院9液诺氖焙颍大夫问道,“是职工,还是家属?”我们是给19涌床。自然回答是“家属”3鲈航崴愕氖焙颍费用不多n易匝宰杂镞豆荆“讀苏庑┨煸海才花这么多点钱。”负责结算的同志说,“家属半价。”鞍钢那个时侯家大业大,矿区医院核算2谎细瘛v肮た床。很少查看证件?b />

那个年代最常用的药品是针剂青霉素,最常用的方法是扎屁股、肌肉注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注射过青霉素的人都知道:疼!水剂青霉素一天要扎3针,小孩子是很难承受的。好在还有一种油质青霉素,当时称为大油。一天扎一针,疼的程度也差一些。经过我们恳切要求,医院同意给两个孩子注射大油。

扎针疼,孩子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意愿当然是希望孩子们不哭或少哭。经过护士和我们两个做工作,扎针的时候,两个孩子确实不哭了。办法很灵,那就是把**他老人家请了出来。打针之前,护士对两个孩子说,“小朋友!听不听**的话啊?”

“听。”老大答应了,老二自然不会反对,瞪着眼睛看着护士,表示同意。

护士:“**说,小孩有病就得好好治病,治病就要扎针,扎针不能怕痛。不怕疼才是**的好孩子。想不想做**的好孩子呀?”

老大:“想。”

“好。跟我一起背**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来,和阿姨一起念。”护士说完,老大跟着背了**语录。

护士:“好。谁最勇敢?谁先扎?”

老大:“我先扎。”

“好!都没哭,都是**的好孩子。下次还要这么勇敢。”两个孩子扎完针之后,护士高兴地说道。

看着孩子们的表情,心里真有无法形容的滋味。孩子脸上的“笑容”和电视小品里说的一样:笑得比哭还难看。

正月十五两个孩子病好了。帐笆帐岸西,从医院直接坐车回什司县了?b />

老大6周岁了,该上学了。熳潘到大队小学1名去念书。结果,老大嫌恶学2蛔杂桑罢学s捎诳悸抢洗竽炅淦小,不念就不念,我们也没有强迫她非念不可?b />

(三)吹口琴·雕刻

插队落户到农村的“五七大军(或战士)”并没有什么“战斗”任务,即使像我参加了清理阶级队伍的工作;闲暇的时间还是很多的。如果那个时侯刹下心学习点(比如《四书五经》)知识,该有多好!可惜,失不再来,悔之晚矣!

除了听听收音机里播放的革命歌曲、样板戏,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日,翻腾我的小铁箱的时候,看到了好久不吹的口琴,于是,拿了出来,吹了一阵子。我会吹的歌曲虽然不多,不过,每一次也不会重复吹奏同一个歌曲。经常吹奏的、比较喜欢的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五哥放羊》,电影插曲,如《白毛女》的《北风吹》、《九九艳阳天》、《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以及苏联的《共青团员之歌》、《红莓花儿开》、《喀秋莎》;当然《我们走在大路上》、《大海航行靠舵手》等等革命歌曲也常常吹。

我的这个口琴还是在中学时候买的,上大学一直带在身边;参加工作以后,住宿舍那咱,还常常吹一吹;有了家,好像吹口琴的时间就不多了。中学时,我们班只有我和孟庆之喜欢口琴。孟庆之的口琴是他哥哥跟随县长去东德访问时买的,叫做布鲁斯口琴。这只产于口琴发源地的口琴和我们当时流行的16厘米长、24孔口琴不一样,它只有10厘米左右长,10个孔,

状态提示: 插队落户之闲事之一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插队落户之闲事之一(2/3) 返回《统计师》目录下一页:插队落户之闲事之一(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