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征途是民国第92章 新府院之争(2/2)

文/光景
我的征途是民国 | 本章字数:1630   | 我的征途是民国txt下载 | 我的征途是民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国士无双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
,谭延闿是对傅良佐虚位以待,表示长沙不设防,但实际上为了保存实力,先行准备。

老段自己是军人出身,他心里也清楚,如果没有军队在背后撑腰,傅良佐在湖南肯定是一事无成。于是,他随后便调遣北洋军第8师王汝贤部和第20师范国璋部随傅入湘,协助控制湖南。在北洋军的压力之下,谭延闿只好借口回老家茶陵省亲,不辞而别。

傅良佐带着自己的卫队营来到长沙走马上任。新官伊始,傅良佐便给了湖南的小军阀们来了个下马威,他先是将林修海的旅长撤去,改派自己的随从邹序彬出任;紧接着,又将刘建藩调任外省,改陈邃章为零陵镇守使。

林修海和刘建藩也是手里有枪的小军阀,他们岂会束手就擒,轻易买账,随后这二位便在衡阳、零陵同时宣布独立。由此,战争爆发了。

傅良佐对林、刘二人的独立早有预料,而且早有预案,随后便请调北洋军第8师和第20师前往清剿。战争是从10月6日开始的,由于湘军的兵力单薄,实力太弱,北洋军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抵抗,便相继攻下了衡山、宝庆等地。

初战告捷,傅良佐心里乐开了花,随即便打电报给老师段祺瑞报喜。老段听后也十分高兴,心情为之一松。认为湖南指日可平。他不但通电嘉勉,还命人采购了大宗物品送到前线犒赏士兵,以鼓励他们乘胜南下,一举平定西南。

但正当老段在北京喜滋滋掐着指头算胜利日期的时候,怎知一个月过去了,却什么消息也没有。就在前线战况沉寂的时候,忽然晴天霹雳,前方一纸电报传来:王汝贤和范国璋两位师长竟然要求停战议和,主张停战撤兵!

第八师是段祺瑞讨逆时的主力,这一师助段祺瑞削平复辟之乱,结果鸟尽弓藏,师长李长泰被解除了兵权,段祺瑞把旅长王汝贤升任师长,段祺瑞以为王汝贤会感恩图报,怎知这一着之差而栽了跟斗。

在张勋复辟的时候,段祺瑞在马厂起兵讨逆,他当时依靠的便是李长泰任师长的第8师。李长泰和段祺瑞都是小站出身,同袍多年,彼此关系很熟悉。据说在起兵前,李长泰的夫人就半开玩笑的对老段说:“总理啊,你看我们家老李当了半辈子官了,都老白了毛了,能干多少年呢?总理你若不提拔他,还有谁能提拔他呢?这次你回到北京,就把九门提督给他吧!”

段祺瑞听后,嘴里也没说什么,只是点头默认了。讨逆成功后,各将lùn_gōng行赏,段祺瑞便将李长泰调为步军统领,所谓“九门提督”是也,算是对其助军讨逆的回报。但是,段祺瑞有个条件,那就是要将李长泰第8师的师长职务免去。李长泰是希望兼任第8师师长的,于是找人到段祺瑞那里去说情:“李师长在马厂有首义之功,步军统领又不是封疆大吏,要是不让他兼任师长的话,恐怕会让人有德薄之讥。”

段祺瑞听后很不高兴,说:“步军统领一职,是我刚到马厂的时候李太太要求的,当时李师长也在座。李身为军人,又与我有桃园之义,功未成而先要酬庸,形同要挟,这是他不该做的。而且,李师长暮气沉沉,第8师将要担任重任,他不能胜任。”

由此,李长泰最终被免去第8师的师长职务,而改由原旅长王汝贤接任。段祺瑞原本以为,王汝贤被提拔为师长,想必会感恩戴德,届时派他去平定西南一定肯出力,这也是老段前面说的“第8师将要担任重任”的意思。

但事与愿违的是,王汝贤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老段对他固然有提拔之恩,但他与范国璋带着弟兄们入湖南,不过是帮傅良佐抬轿子,就算打了胜仗,他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打赢了还好办,要是打输了,把自己的老本折掉,自己上哪喊冤去?所以,小战辄止,若要再去打苦仗硬仗,吃力不讨好,此非吾辈所为也。

王汝贤和范国璋当时发出停战通电有两个原因,一来是因为西南军阀的援军已经开进湖南北上,而且势头很猛,一旦交战,必然要拼个你死我活;二来则是北京那边有人给他们撑腰,并主张和平统一。

这主张和平统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总统冯国璋。和冯国璋一样,王汝贤和范国璋都是直隶人,乡谊纽带加上利害关系,他们当然愿意听从冯国璋的“和平统一”而不是老段的“武力统一”,他们总不至于傻到要去干些为他人火中取栗的事情罢?

王、范二人说到做到,他们不等北京政府的批准,在发出停战通电的当天便率领自己的队伍北撤了。


状态提示: 第92章 新府院之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92章 新府院之争(2/2) 返回《我的征途是民国》目录下一章:第93章 第一次清理门户(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