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大宋第六十四章 :长卿献策(2/3)

文/大篷车
风月大宋 | 本章字数:1909   | 风月大宋txt下载 | 风月大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民国奋斗手册[重生]帝女风华通灵帝后:邪帝,轻点撩重生细水长流时光糖果屋一剑一酒一乾坤失贞姬妾
过我?”

萧天暗暗吃惊,不想他只一介文人,却有如此敏锐。正要再找由头辩解几句,徐长卿却如同自语般又道:“蠢材,明明手中攥着大把的优势不用,非要行那匹夫之勇。便一时成了事,又岂能瞒尽天下人耳目?届时人人自危,处处提防,甚至连原本的助力都因而存下戒心,也不知会不会悔不当初了。”

这番话一入耳,萧天不由的心中狂震。他当时起意以雷霆之势解决此事时,未尝没有过这方面的顾虑,只是他怒火填膺之下,上一世的行事惯性,便不由的又占据了主导地位。

上一世他只是孤身一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一击之后或迅速远飙,或潜踪沉匿。旁人对他的态度是敌视还是疏离,于他毫无半分关系。甚至说,因而使人对他越是顾忌惧怕,对他越是有好处。

但是到了这个时空却不一样,他既然想溶入寻常人的生活,就必须像普通人一样,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子,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才行。如果再像上一世那样,人人对他谈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那便一切都成了虚妄了。

徐长卿一番话,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引起他的反思。这事儿他确实能做到不留首尾,让人抓不住把柄。但是,这个世界哪有傻子?就算能瞒过当时,只要回头有心人沉下心稍稍推敲,就能将一切都想明白了。

没有确实的证据,那只是说律法拿他没办法。可是这样一来,更是让所有人都对他起了忌惮之心。谁知道哪天他一个不高兴,会不会对自己也来上这么一手?

而正如徐长卿所言,最怕的是,因此连目前对他持帮助之心的人,也心中存下忌惮。真若如此,可不是弄巧成拙了吗。

他心中想着,脸上神色终是不由的变幻不定起来。皱眉沉思半响,猛然间心中电光一闪,抬头看向老神在在的徐长卿。

这家伙大晚上的巴巴跑过来,又毫不留情的戳破他的把戏,难道只是图个痛快?别说以他的了解,这厮绝不是那种无聊的人,更何况,方才他可是明明白白的说了,说自己什么握着大把的优势云云,这说明他必然是有了更好的计策才是。自己放着这么个大能不去请教,亏得当初还想着请人家出来帮自己呢,怎么如今就这么迟钝了呢?

想到这儿,他不由浓眉一展,起身恭恭敬敬的对着徐长卿一揖,诚恳的道:“徐兄金玉良言,振聋发聩。小弟惭愧,还望兄大度恕过,有以教我。”

说罢,一揖到底。

徐长卿连忙扶住,伸手请他坐了,这才正色道:“贤弟惊才绝艳,并非庸人。或许只是久在域外,孤身一人惯了,行事之际,便少了些思量。日后还望贤弟遇事三思,须知人生世间,事态人心才是最难把握之处,稍不留神,再回头已是悔之晚矣!切记切记!”

萧天受教,躬身应了。

徐长卿这才又恢复了懒散模样,身子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略一沉吟,并没继续说吴家之事,却忽然问道:“那支百人队是怎么回事?”

萧天一愣,随即笑道:“无他,利益耳!”当下,便将昨天去了东大营的种种事端一一说了。

那天他以言语引起马振的注意,待到屏退众人,这才将自己给县令庞博献上的,那个盐货准入的买卖详细说了。

马振外貌看似粗豪,实则却是个鬼精鬼精的,一听之下,哪还有不明白里面猫腻的?两眼放光之际,眼珠儿只微微一转,当即便大手一挥,果断派出了以吕方为首的一支百人队。

萧天起初还没反应过来,天知道,他不过只是想着借此分润些好处给马振,以加强两人之间的纽带而已。至于马振是不是真的实际参与,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只是马振随后几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话一说,这才让他猛然醒悟,暗暗叹服这些个当官的,果然没一个善茬儿。行事之狠辣、思虑之周密,真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马振的话不多,“……如今局势动荡,周边不靖,我派这队人过去,一来是为了城防之虑;这二来嘛,盐货准入一事乃是善政,我这做县尉的,自也当有个明确的态度才是。有了吕方他们过去,既代表了我,也能让一些鼠辈警醒下…………嘿,我想,庞润丰也必然是乐见的,于公于私,总是让他少了些掣肘………”

听着萧天细细将这事儿说了,徐长卿半阖着眼帘,思索了下又道:“那吕方移师城中后,令出何处?真个是那兵曹处吗?”

萧天目光一闪,眼中有赞赏之色划过,脸上却是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情,曼声道:“这个自然啊,军令勘验上可是写的明白的。不过嘛……”说到这儿,呲牙一笑,又道:“临行前,马县尉是有话的,道是除了城池防务外,其他事儿就大可不必让兵曹司劳心了。嗯,有什么其他事儿的话………咳咳,通过接触,马县尉觉得小弟颇通军务,勉强算的上可造之材,吕将军还是可以与小弟多多商议的。”

徐长卿目光一凝,随即与萧天相对呵呵笑了起来,如同两只狐狸一般。

“……我大宋自太祖陈桥起事,至今历八帝,约百六十余年,一直以来,便奉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策……”

点点头,徐长卿微微挪动了下身子,让自己坐的更舒适些,这才开始说道。只是一张口,却是先从大宋执政理念说起。

“……因着这一国策,始有今日之兴盛,开前所未有之繁荣。此固然为国朝之幸,却

状态提示: 第六十四章 :长卿献策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六十四章 :长卿献策(2/3) 返回《风月大宋》目录下一页:第六十四章 :长卿献策(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