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第125章(1/1)

文/王艳,王光波,李倩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 本章字数:1268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txt下载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涅槃之九界独尊灿烂阳光九界轩辕决(修罗武神传奇)毒宠狂妃:暴君撩上瘾诸天里的圣主影视诸天从念力开始一生一世一双人

第三卷第一章第三节 “游戏”类别大盘点

开心一刻

博弈一:

电影《李米的猜想》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两个运毒品的男人,到约定拿机票的桥上,把一个患精神病的诗人当成了接头人,诗人念了首诗就跳下桥摔死了。两个体内藏毒的毒贩必须在24小时内到达广州,他们见“接头人”死了,只能铤而走险,劫持了李米的出租车。机智的李米在加油站的时候用自己受伤的手以血在车门上写下110,暗示加油员,加油员明白了,报了警。在最后关头,王宝强饰演的裘水天放了李米,两个毒贩被抓获,其中一个因为李米给他吃了一片止痛片,导致毒品破裂死亡了,另一个入狱。

博弈二:

一家小旅馆里,一位住店的男青年走入厕所。突然,一位女郎跟了进去,并关上厕所门,对青年说道:“把你的钱和手表给我,不然我就喊你非礼。”男青年遇此困境,并未惊慌失措,而是急中生智,用手指指自己张大的嘴巴,又指指自己的耳朵,然后“呜呜啊啊”地叫起来,掏出钢笔,伸出手掌让女郎将刚才的话写下来。女郎信以为真,放松了警惕,便拿起笔在男青年的手上写道:“把钱和手表给我,不然就喊你非礼!”青年取得了女郎的罪证,便一把抓住她,大喊一声:“抓抢劫犯!”

博弈三:

某警察负责城市中某区的治安,对该区的a、b两地进行巡逻,该区只有一个小偷,要实施偷盗。警察要防止小偷偷盗,但他一次只能在一个地方巡逻。同样,对于小偷而言,他也只能去一个地方。假定a地需要保护的财产价值为2万元,b地的财产价值为1万元。若警察在某地进行巡逻,而小偷也选择了去该地,因警察在场,小偷无法偷盗该地的财物;若警察没有去某地巡逻,而小偷选择了去该地,则小偷偷盗成功。那么,警察怎么巡逻才能使效果最好呢?

开心学博弈

以上三则博弈故事,各自具有其不同的特征,展现出了几种不同的博弈基本类型。

根据博弈中参与人是否了解对方的行动,以便采取自己的行动,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是指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参与者采取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的人不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采取的是什么行动。博弈一中,李米和两名劫匪的心理战就是一场静态博弈,李米想要逃脱,劫匪怕她报警,双方都不知道对手要出什么招,于是互相试探,最终以李米的胜利结束。

动态博弈是指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采取行动的人可以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所采取的行动。博弈二中,青年与女郎之间的就是一场动态博弈,先是女郎威胁青年,接着是青年急中生智装哑巴,直到青年拿到了女郎的证据,做出行动策略——喊“抓抢劫犯”。

从信息的拥有程度来看,博弈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指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下的支付有完全的了解,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博弈三中,警察与小偷的博弈就是完全信息博弈,其中的信息比如a、b两地的财产价值、城区的交通环境等对于博弈双方都是公开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如果对这个博弈模型稍加改造,假设警方在某个路口设下了埋伏,而小偷却不知情,也就是博弈的参与人之一(小偷)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博弈的环境和条件)不完全了解,此博弈就会演变成不完全信息博弈。


状态提示: 第125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章:第124章 返回《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目录下一章:第126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