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第627章 寻找铁臂阿童木(2/2)

文/渔父
百人会之关东局 | 本章字数:1387   | 百人会之关东局txt下载 | 百人会之关东局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大唐:从贵妃寝宫开始签到
工,但是水丰电场部分投产了。这一点,他和东北当局英雄所见略同。因此,金属铀的提纯设在长白山。

历史上,美国在生产原子弹的时候,走了大量的弯路,实验了大量的设备,最终才发展了成熟的设备。苏联在研究原子弹之初,也消耗巨大,但因为偷窃了不少美国技术,弯路少了很多。

爱因斯坦在1932年到美国后告诉美国人,德国在研究原子弹。但美国虽然相信,却不重视。直到珍珠港袭击之后,美国才重视原子弹,拨20亿美圆研究制造原子弹,还结合了美国和法国的一些科学家。

美国集中了各种科学技术人员,加上工人技师等等,一共十五万人,动用了全美三分之一的电力。他们的代价大,大到不可想象的程度。

德国也在制造原子弹,不过遇到了困难,加上要把大量的资源用到对苏联作战上,于1942年停止了原子弹项目。但是,他们有小型的原子反应炉。

日本也没闲着。1941年,近百名科学家在仁科芳雄的率领下,开始执行“仁”方案。这个方案就是原子弹计划。日本人的问题在于国内没有铀原料。另外,他们估计,分离铀需要全国百分之十的电力。因此日本的原子弹进展也不大。

到了小路这里,他直接采用最成熟的技术,不走任何弯路。比起美国和苏联,他的困难就是,东北的工业体系远远赶不上美国和苏联。否则,有了晚辈的工业,造原子弹跟玩似的。

原料提纯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在杨承宗的建议下,何文元频繁地游走于西南联大和重庆之间,西南联大很多教师在和校方秘密商议后,纷纷请病假,离开了西南,来到了东北。

刚刚毕业的学生,十个里面有七八个,从西南社会消失了。不但搞物理化学工业的,文科的学生也是一样。

西南联大等一些大学这两年的日子过了越来越好,除了老师和同学们开始温饱,甚至逐步收入丰厚之外,学校的建筑物图书馆老师学生宿舍也越来越好,教学科研经费也越来越丰富。

几乎所有的老师学生对何文元十分尊敬,少数人知道,何文远身后是小路总司令,是林育蓉司令,是周公,是毛公。

因此,毕业生都愿意去辅贤公司工作。学校的地下党活动也更加频繁,少数核心分子帮助辅贤公司,工作做的越发深入。去辅贤公司的毕业生,一部分去了东北,一部分去了华北,一部分去了华东,一部分则留在大西南。

除了吸收正规毕业生,辅贤公司还给各个大学送来的数千人,请各个大学进行短期培训,培训后,根据培训专业,授予培训证书。这些人也成了辅贤公司的人才来源。

有了这些人才,共党的日子更加好过,东北的科研,工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而国府方面,这些年几乎没有新毕业生充实进来,黄钟不来因为毁弃,瓦釜无竞争则雷鸣,重庆治下,各级政府益发暮气沉沉。

小路能做的,除了召集人才,就是把自己从电脑里找到的新资料,新技术,新成果拿出来给这些人才。基本上,小路把几年到十几年以后的新技术拿给他们,虽然这些技术还没有看到效果,不过快了。

******

1,杨承宗(~),男,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技大学建校元勋,中国科技大学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首任系主任,原合肥联合大学首任校长。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34~1946年,在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工作。1947~1951年,在法国巴黎大学镭研究所随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从事放射化学研究,获博士学位。1951年秋回国,任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所)放射化学研究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研究室两个研究室主任。

2,陈贲,谢家荣,历史上都确有其人。


状态提示: 第627章 寻找铁臂阿童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627章 寻找铁臂阿童木(2/2) 返回《百人会之关东局》目录下一章:第628章 库页岛,地名碑(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