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名人录名臣篇之叔武(?~前632年)(2/3)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969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民国奋斗手册[重生]帝女风华通灵帝后:邪帝,轻点撩重生细水长流一剑一酒一乾坤时光糖果屋惊世魔妃:废柴二小姐
害之事一五一十报与元咺。元咺听到自己儿子被成公杀害的消息,如五雷轰顶,悲痛至极。大夫司马瞒对元咺说:“君既疑子,子亦当避嫌。何不辞位而去,以明子之心耶?”元咺泪流满面,仰天长叹,对司马瞒说道:“咺若辞位而去,谁与太叔共守此国者?君杀子,私怨也;守家国,大事也。以私怨而废大事,非臣之所以报国大义也。”他继续建议叔武,让他致书晋侯,求其复成公国君之位。后人有诗叹曰:

遣子相从为取信,昏君无道枉杀人。

不以私怨废大义,元咺流芳到如今。

元咺忍着内心巨大的悲痛,奋笔疾书,为成公写了书稿,又督促叔武尽快致于晋侯,求晋侯允许卫成公归国复位。叔武也不敢怠慢,求爷爷告奶奶才将国书转呈晋文公。一日,晋文公坐朝理事,正与狐偃等人商议曹、卫之事,忽听门人来报:“卫有国书到。”晋文公对狐偃说道:“此必叔武为兄求宽也。”晋文公接了卫国递交的国书,启而视之,其书曰: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今,卫君弃国已数月矣,百姓日夜涕泣,举首翘望故君复国,犹如延颈遥望日月矣。君侯不泯卫之社稷,请允复卫国故君,卫之举国臣民,咸领君侯高义,翘首以待,唯君及早图之,此卫国之幸事也,叔武之幸事也。

其时,陈国也派遣使者到晋国拜会晋文公,代卫成公向晋文公致以悔罪自新之意,请求晋文公允许卫成公复国。晋文公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然后各发回书,听任卫成公归国复位,并晓谕驻扎于五鹿之地的晋将郤步扬,不得派兵拦截卫成公一行。这叔武和元咺君臣二人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晋文公的恩准,急派人到陈国迎接卫成公归国复位,陈国穆公也遣人劝说卫成公及早归国复位。

卫成公见国人来迎,喜不自禁,陈穆公也派人前来劝驾,他就想打点行囊,及早动身回国就位。就在这节骨眼上,那个叫歂犬的人又出来说话了,他对卫成公说道:“太叔为君已久,邻国与之同盟,国人已经归附。此番来迎,安知有无图谋?我君未可轻信也。”卫成公听罢这话,不由得点了点头,他迟疑地说道:“寡人亦深虑之。”于是,他决定暂停回国,先派大夫宁俞到楚丘打探消息,然后再做定夺。宁俞领命而去,一路急行,回到国都楚丘,正赶上叔武在朝中处理政务,但见叔武设座于大殿的东侧,面向西方而坐,不敢南面就国君之位,心中暗暗赞叹不已。叔武听说宁俞从陈国回来了,急忙率群臣降阶出迎,言谈举止非常谦恭。宁俞假装不解,故意问道:“太叔摄位而不御正,何以示观瞻耶?”叔武说道:“正位乃吾兄所御,吾居其侧尚觉栗栗不安,岂敢望正位乎?”宁俞见叔武如此回答,心中对叔武更加钦敬,不禁说道:“太叔之心,今日见矣。”叔武诚恳地说:“吾思兄甚切,朝暮悬悬,望大夫早劝君兄还朝,以慰我心。”宁俞遂与叔武约定:六月辛未吉日,迎接成公入城。

与叔武约定了成公归国日期,宁俞就出朝采听国人言论,只听得百官议论纷纷,有人说道:“故君复入,必把大臣分作守国与从行两派,行者有功,居者有罪,如之奈何?”大家担心卫成公回国后,自己会遭到贬黜,或被治罪,一时人心惶惶,情绪不稳。宁俞见此形状,对百官和国人说道:“奉君之命,今传谕尔等,不论在国居守,或是从君出行,尽皆有功无罪。”国人还是不相信,为了彻底消除大家心中的疑虑,宁俞遂与卫人盟于宛濮,其誓曰:“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扦牧圉?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有渝此盟者,以相及也。明神先君,是纠是殛。”是为宛濮之盟。宁俞与国人鸣誓完毕,众人欣然而散。国人闻有此盟,其后不再有二心。叔武又派大夫长牂专门把守城门,并反复叮嘱他说:“如有南人来,不论早晚,立即放入,不得迟误。”长牂诺诺,领命而去。

宁俞与国人鸣誓既毕,赶回陈国禀明卫侯,他对卫成公说道:“叔武真心奉迎吾君归国,并无一丝一毫歹意。”卫成公听罢,也自信得过了,心中自是欣喜不已。无奈歂犬谗毁在先,生怕归国后事情露馅,自己反获欺君之罪,于是他又心生一计,对成公说道:“太叔与宁大夫订约,焉知不预作准备。吾君不如先期而往,出其不意,入国必矣。”卫成公再次听信了佞臣歂犬的谗言,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即时起驾,提前赶回国内,好让叔武措手不及。

歂犬又向成公请求,让自己作其前驱,提前到达国内,好为成公除宫备难,卫成公答应了他。宁俞见状,急向成公奏道:“臣已与国人订期矣。君若先期而往,国人必疑。”佞臣歂犬见状,对宁俞大声喝道:“俞不欲吾君速入,是何主意?”宁俞不敢复谏,只得再次奏言:“君驾若即起发,臣请先行一程,以晓谕臣民,而安上下之心。”卫成公同意了宁俞的请求,对他说道:“卿速速赶往国内,为国人言之,寡人只不过欲早见臣民一面,并无他故。”宁俞便奉命整顿车从,先期赶往卫国。宁俞刚刚离开陈国,歂犬又对成公说道:“宁俞先行,事可疑也。君行不宜迟矣!”卫成公就催促御人,

状态提示: 名臣篇之叔武(?~前632年)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名臣篇之叔武(?~前632年)(2/3) 返回《中华古代名人录》目录下一页:名臣篇之叔武(?~前632年)(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