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名人录名臣篇之叔孙豹(?—前537年)(2/3)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947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民国奋斗手册[重生]帝女风华通灵帝后:邪帝,轻点撩重生细水长流一剑一酒一乾坤时光糖果屋惊世魔妃:废柴二小姐
人的公德和私德往往难于统一,公德不错的人,私德有时反而很差。叔孙豹是春秋时期的贤大夫,很有声望,但他搞**,还宠爱私生子,私德不足法;其二,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可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治理国家、管理普通百姓有一套,“齐家”方面却是一塌糊涂。叔孙豹有治国之才,搞外交更是高手,这样一个人却被私生子玩得团团转。可见,“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绝非易事。

3叔孙豹——造化弄人

一位有勇、有礼、有担当的贵族先知似乎从生命的一开始就受到了宿命的诅咒。

文|余世存出处|英才杂志12月刊

叔孙豹又称穆叔、豹、叔孙穆子、穆子,是鲁国世家庄叔得臣的儿子,以行人、外交家、聘问的卿大夫闻名于世。

作为鲁国的三大家族之一,叔孙豹的哥哥叔孙侨如继承家业后,贪虐无厌。预感到灾难的降临,叔孙豹提前离开鲁国,到齐国居住。后来,叔孙侨如被放逐,鲁国的执政家族季孙氏看到叔孙氏无人,就召叔孙豹回国,立他做了叔孙氏的继承人。公元前575年,叔孙豹进入了历史舞台。

作为一个杰出的贵族外交家,叔孙豹在国际交往中表现出高贵、优雅、涵养,应答得体等极有魅力的一面。

公元前569年,叔孙豹到晋国回访。在招待他的宴会上,晋国国君以钟镈乐器演奏《肆夏》三章,但叔孙豹并没有回礼答拜。待乐工歌唱《文王》三曲时,叔孙豹也没有答拜。指导宴会中开始演唱《鹿鸣》三曲,叔孙豹才一连三次答拜。

晋国的执政大臣韩献子对此大为不解,派人去问叔孙豹,他为什么舍弃大的礼仪,而再三答拜小的礼仪?

叔孙豹回答说:《肆夏》是天子用来招待诸侯领袖的礼乐,他作为使臣不敢听;《文王》是两国国君相见的礼乐,他作为使臣也不敢听;而《鹿鸣》是君王用来嘉奖大臣的,他怎敢不拜谢嘉奖呢?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春秋时代,诗和礼仪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身份、地位的象征。赋诗是那一时期王公贵族们的必修课,不认真赋诗甚至有可能会被大家驱逐。恰到好处的赋诗,可以带来外交上的转折和胜利。因为诗对于当时的诸侯、世家来说,相当于一个约定,一种认同。

赋诗言志则是叔孙豹的看家本领。

公元前546年,齐国的大夫、权顷一时的庆封到鲁国聘问。但是,庆封坐的车子很漂亮。对此,叔孙豹的判断是:“服美不称,必以恶终。车子漂亮有什么用呢?”当叔孙豹招待庆封吃饭时,庆封表现得也很不恭敬。为此,叔孙豹为庆封赋诗《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但是,庆封不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也不知道叔孙豹在讽戒自己。回国不久庆封即被斥逐。一年后,庆封逃到鲁国避难,这次他把车子献给季武子。叔孙豹再次设宴招待庆封,庆封在宴席上遍祭诸神,叔孙豹对庆封的这种行为很不高兴。他让乐工诵《茅鸱》一诗,以讽刺庆封,但庆封仍不明白。

此后,庆封又逃到吴国,聚敛的财富比过去更多,并得到了一块地,还把族人也聚到一起。有人向对叔孙豹求证:老天爷大概让坏人富有吧,庆封又发财了。而叔孙豹则明确预言:好人富有叫做奖赏,坏人富有叫做灾殃。老天爷大概要让他遭殃,所以要把他和坏人们聚拢一起而全部杀之。

这应该是叔孙豹作为先知所做的众多预言之一。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44年,鲁昭公四年,楚灵王三年)七月,楚灵王会合诸侯伐吴,庆封全族果然一同惨遭楚人的诛灭。肮脏的财产,那贪婪的野心,随着正义化为了灰烬。

对先知来说,公元前542年简直是他大显身手之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叔孙豹预言了季孙氏家和新君鲁昭公的命运。

因为鲁襄公的死,鲁国执政的季武子想立公子为国君。叔孙豹不同意这一安排。他认为,公子这个人并不是鲁国王室的嫡支,且在父亲的丧期中面露喜色,这样不孝的人很少有不闯祸的。如果真的立公子做国君,扶植他上台的季孙氏家族反而会遭殃。

季武子不听,最终还是立了公子为国君,是为鲁昭公。25年后,鲁昭公率兵攻打季孙氏,差一点儿让季氏家族覆灭。靠着叔孙氏、孟孙氏两大家族的支持,季孙氏家族才免遭覆灭。

叔孙豹不仅是一位先知,而且是一个有勇、有礼、有担当的大臣。

公元前551年春天,鲁国的大夫臧武仲出使晋国,因为天下雨,就先去探望御叔。鲁大夫御叔正打算喝酒。被打扰酒兴的御叔就说了点儿臧武仲的坏话:我要喝酒,臧武仲却要冒雨出行,他的聪明有什么用呢?叔孙豹听说了这事,认为御叔对使者傲慢,这样的人是国家的蛀虫。于是,他下令把御叔的赋税增加了一倍,作为惩戒。

公元前541年,在郑国的虢地,各诸侯国召开盟会。当各诸侯国的大夫们谋求弭兵休战的盟约还未完成,鲁国的季武子就攻伐莒国,占领了郓城。消息传来,莒国向与会各国控告,楚国的公子围主张杀掉鲁国的盟使叔孙豹泄愤。晋国的乐桓子借此机会向叔孙豹索取贿赂,表示他可以向楚国说情。叔孙豹拒绝了。在叔孙豹心中,自己奉国君的命令来参加会盟的,现在国家有事,自己用财货免死,只能表示用财货可

状态提示: 名臣篇之叔孙豹(?—前537年)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名臣篇之叔孙豹(?—前537年)(2/3) 返回《中华古代名人录》目录下一页:名臣篇之叔孙豹(?—前537年)(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