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盛唐当驸马第七十三章 皇帝李隆基(2/3)

文/轩辕氏后人
穿越盛唐当驸马 | 本章字数:1943   | 穿越盛唐当驸马txt下载 | 穿越盛唐当驸马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国士无双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
的好词,又有这样高超的弓术箭法,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更难能可贵的是,此人心怀报国之意,是个忠义之士啊。”

****烈见皇帝这么一说,心道又是一个麻雀变凤凰的例子了。唐玄宗继位以来,这样的例子多的是。开元前期的毛元仲,甚至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他****烈不就因为精通道家学说而被皇帝宠幸的吗?如今已经官至正四品门下侍郎一职,甚至皇帝李隆基已经不止一次暗示提拔他入政事堂为宰相了。

这样想来,这个顾元溪飞黄腾达也就是板上钉钉之事了,自己何必冒险去得罪一个即将得宠的新贵呢?于是他顺着李隆基的意思答道:“陛下圣明,这顾元溪才华、忠心都是可用。”

“嗯。”李隆基满意的点点头,这****烈看着就是顺眼,从来不会忤逆自己的意愿。他把眼睛放到杨慎矜身上,笑问道:“杨卿,你的意思呢?”

“臣以为,若是才能、忠心可用,那么破格提拔也不妨。”杨慎矜沉吟道:“只是这提拔力度不可太大,否则会引起朝野议论。”

杨慎矜之所以说出这句话,实则是旁边的****烈提醒了他。在他看来,这个****烈要能力没能力,要办事也不会办事。偏偏就因为会几部道家经典被皇帝宠幸而骤至高位。这种做法,在杨慎矜看来是不可取的。但既然皇帝决意提拔一个新人,他当然不会去触犯李隆基的逆鳞,但至少要把这件事限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比起****烈的一意谄媚,杨慎矜则比较务实。在不得罪皇帝的情况下,他尽可能的去维护官场的旧制度与规则,也难怪他能在波诡云谲的朝中混得风生水起。

“嗯。杨卿家说的也有道理。”李隆基呵呵一笑道:“既然如此,两位卿家认为如何封赏他好呢?这顾元溪文武兼备,朕倒是有些犹豫,是要授他文职呢,还是属于武阶呢?”

大唐的官职,虽然已经分为文官、武官。但这种文武分途,与宋元明清等朝不同。唐朝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到最后都是有机会入主中枢,担任人臣之巅的宰相一职的。

这便是所谓的出将入相。此时唐人初入仕时,选择投身边陲的人反而比选择文职要多。毕竟大唐官员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的。而此时唐朝国力强盛,对外战争占据优势,运气爆表遇到大战的话,几年下来就可以官至校尉级别的将佐。这种升官发财的速度,要比文官苦苦熬资历容易多了。

宋明清等朝虽然文官熬资历的时间更长,竞争也更为强烈,但世人都打破脑袋往文官这条路上挤,这是因为重文轻武的风气使然。

这种畸形的政治风气越往后越严重,到了明清两朝,像总兵这样的顶级武官遇到三四品文官居然有时还要自称下官卑职。而武将做到顶也就是镇守一方的总兵而已,其它再加就是虚衔了。

而此时唐朝无论文武官员,都是有一条康庄大道在面前等你。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出身,都可以成为节度使然后入朝执宰中枢与天下。当然,宰相人选还是文官比较多,毕竟文官熬资历难,在政事方面也更为熟悉。但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道路或许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都是光明的。

只是文官、武官这两条不同的方向,即使殊途同归,但一开始入仕途为官的道路肯定有天壤之别。故而****烈与杨慎矜一时间都不好随意决定。

“这样吧。”李隆基拍腿决定道:“授其为文散官从九品下阶的将仕郎,补太乐鼓吹署乐正,充国子监录事,兼太子左春坊主事。再许他权内教坊、梨园行走。”

****烈与杨慎矜两人闻言面面相觑,看来这顾元溪是要走上幸臣这条路了。

两人心里感慨道,皇帝真是老了。这样文武兼备的人才,把他放在文官或者武官一途,都是有极大发挥空间的。但太乐鼓吹署乐正是乐府官职,许他权内教坊、梨园行走。明显是看重他曲词方面的才华。至于太子左春坊主事,也是从九品下的职官,但目前东宫官署形同虚设,这太子左春坊一职自然也是个虚衔了。

唯一可幸有个国子监录事,这是国子监内总录文簿的一个从九品职官。虽然位小职卑,但起码还是个通向康庄大道的缺口。虽然,被皇帝当成幸臣很容易飞黄腾达,但一朝失宠那就只能等死。即便是****烈这样以谄媚得宠的人,也不希望天下人把他定义成幸臣。这是大唐风气使然,一旦被定义为幸臣,那么就会被天下人看不起。

这样看来,皇帝真是老了。若是开元初期,遇到顾元溪这样文武全才之士,李隆基一定会想法设法提拔他在重要职位上的。如今居然想把顾元溪培养成一个乐府伶官,当真令人匪夷所思。不过这样的想法,****烈与杨慎矜自然不可能表露出来。只能偷偷为顾元溪默哀了。

“就这样决定吧。二位卿家找人去宣旨便是。”李隆基没有觉得什么不妥,他伸张胳膊笑道:“在此耽搁不少时间了,你们安排下,我们启程终南山吧。”

在能一眼决定天下人生死的李隆基看来,自己已经在顾元溪这个小人物身上花费太多时间了,这本身就是一种恩宠异遇了。至于自己的安排对于这样的人才会不会是一种浪费,这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他看来,大唐的人才已经足够多了。多到已经足够去维护这个大唐帝国的荣耀,足够展现自己的雄心壮

状态提示: 第七十三章 皇帝李隆基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七十三章 皇帝李隆基(2/3) 返回《穿越盛唐当驸马》目录下一页:第七十三章 皇帝李隆基(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