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造化第441章 论道(一)(1/2)

文/逍仙08
九州造化 | 本章字数:1903   | 九州造化txt下载 | 九州造化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造化之门我家有个仙侠世界猎杀诸神之人星海虫神蜕变之战争大师人造人崛起大道偷渡者

ps:论道开始,思想较杂,涉及颇多,而且篇幅较长,大约有二十章左右,建议大家先养着,到时候一口气看完。

---------

了蕴大师以佛家《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几句经文开场,诵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家经文艰涩难懂,不过其中佛意浓重,初闻者虽说不出道理来,却也能领悟一二。

众人听罢,不禁感到疑惑:“五蕴皆空和报德报怨又有何关系?”已有人低声道:“这老和尚每天讲经,怕是跑题了吧?”

这时,却听了蕴大师继续道:“一切德怨,皆是色相虚幻,无色无相,五蕴皆空,即可以目空心空,无德无怨。”

众人听得懵懂,脸上一片茫然。肖逸却已然听得懂了,暗奇道:“原来在佛家眼中,根本没有德、怨之分。”

了蕴大师表明佛家对德怨的态度,方解释道:“世人皆有一颗善心,若是人人都能以至真至善之心对待他人,世间又何分德怨?无论对方施德,或是施怨,在我眼中,皆是一般。不理世间万千烦恼,我只以善相报,岂不自在?”

肖逸点头道:“以善报德,以善报怨。佛家讲得是大胸襟,大智慧。”但随即又摇头道:“以善报德倒也罢了。可是世人良莠不齐,岂能人人都是大善人?若遇到十恶不赦,一味欺人,那可如何是好?”

正值思索时,已有人扬声问道:“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常怀善心,就得一直忍让。我这一生为何要一直受人欺辱呢?”

论道阶段,若是闻者有异议,可以提出质疑。有些时候,问题都十分刁钻,即便道法精深,也难以一时答出。这也是诸派为何要预备多名弟子参加论道的原因。

了蕴大师回道:“心存善念,普度众生。人人心中有佛,常以善念报之,对方终究会被感化。”

又一人问道:“可是世上总有些人,一辈子作威作福,为非作歹,到死也未见被感化。”

了蕴大师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世间有因果得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果报三世,今世难乃是前世孽,今世孽将在来世报。今生一切善恶,或今生,或来世,终究会得报。”

在少室山塔林时,肖逸曾听了空大师说过因果,可是对这“果报三世”之说终究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听到此时,他已基本理解了佛家之道,心道:“佛家讲的是修心之道。不论他人如何对我,我常怀一颗善心,如此,天地万物在我眼中将会万般美好。而后,以我之心,度人之心,万千年后,或许会造就一个人人向善的大佛国。届时,无人会施恶,也就不会有怨。我等不能理解,只是缺少一颗无视德怨之心罢了。”

肖逸想通之后,顿时对佛法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不禁感佩道:“佛家普度众生,的确有可敬可佩之处。”

待众生无疑问后,了蕴大师功成身退,结束了论道。按照次序,下一个由阴阳家出场。

阴阳家论道者仍是那邹恒。只听邹恒道:“天地生二气,一曰阳,一曰阴。阴阳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阴阳消长,故生万物。”

正当众生感到云山雾罩,大感迷惑时,邹恒方奔入主题,道:“万物之变,阴阳之化也。纵观万物之变化,皆有阴阳之二性。德为阳,怨为阴。吾等探讨报德报怨,其旨于崇德化怨,开创盛德之世。然而,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天地阴阳,合成离生,缺一不可。故而,以天地阴阳而论,有其德,则必有其怨。是以,德、怨将始终并存于世,无论谁家道法,终究不可能达到盛德无怨之世。”

众生哗然,皆感不解。如其所说,论报德报怨,正是为了寻求一条开创盛德之世的途径。然而,阴阳家作为第二家论道就说世间根本不可能完全无怨,无意间已将所有道论都给予了否定。众人闻之,怎能不惊?

不过,肖逸听到耳中,却又有另一番想法。心道:“阴阳家这般说法,倒与道家‘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之论相近。道家亦认为世间万事相反相成,有德必有怨。但是,道家颇为反对这等形态,阴阳家却客观承认这等形态的存在。想要改变这一世界,就必须真切地认识这一世界。两家相比,在此点上,阴阳家比道家可务实多了。”

而且,在道家看来,只要天地返璞归真,到达初始之态,即可以实现无德又无怨之世。

道家弟子听到此处,自然极不认同此言,交头接耳,皆道阴阳家就爱“作怪迂之谈”。

这时,有人扬声问道:“既然无论怎样,都无法达到盛德无怨之世,那诸子百家还论什么道,岂不是枉费心机?”

百姓皆有这等疑问,顿时安静下来,侧耳倾听。

那邹恒却道:“德怨相生,乃天地之实。若不认清其实,妄图‘盛德无怨’,就好比追求那水中月、镜中花,始终求之不得,那才真的的枉费心机。”

这句话通俗易懂,众生顿时明白过来,纷纷点头。

诸子百家之中,不乏崇尚浪漫色彩者,思绪活跃,别出心裁,所论极富创意。然而,其追求之物、言论之道,却有些超脱现实,过于理想。

也不知是有意

状态提示: 第441章 论道(一)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440章 报德?报怨? 返回《九州造化》目录下一页:第441章 论道(一)(1/2)(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