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第一四三六章 全面爆发(4/6)

文/天子
铁骨 | 本章字数:1924   | 铁骨txt下载 | 铁骨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嫡女重生记错配鸳鸯之庶女谋嫁重生特工玩转校园笑倾天下重生成神之路重生民国春归太上皇劫个色
在这种情况下,孙连仲第一军团主动撤退,随后,北面日军强渡南易水河,逼向保定城。

面对三方面的围攻,保定城数十万军队兵无斗志,一哄而散,一直向南退至大沙河一线才停下脚步。

孙连仲第一军团抢修防御工事,构筑整条河防防线的中心阵地新乐县一带,薛岳则带着第十九集团军,固守西线的行唐县,刚刚见识到日军残酷的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奉命据守三岔口。为了增强第二十二集团军的实力,战区司令部把同属川军的第六军团杨森部三个师也配属给了第二十二集团军。

与此同时,一直坐守石家庄的卫立煌第十四集团军,已经沿着滹(hu)沱河沿线,构筑了一条坚固的防御工事,目前,第十四集团军、第二十集团军、第二集团军第十三军团及第三十八军等部,都汇聚于这一条防线。

十月八日,天津日军出动四个师团,击穿在沧县防守的宋哲元第二十九集团军的防线,随即分出两个师团,掉头向西,再次绕击驻守献县的第二十一集团军侧翼。

面临北线日军三个师团压力的桂军将士,无奈地再次选择南撤,随即,五个师团的日军汇聚一起,经武强、宁晋,攻向平汉铁路南线重镇临城。

临城防守空虚,一旦日军占领临城,则石家庄主力将陷入日军合围,除了西撤山西再无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遥控指挥作战的蒋介石,不得不派卫立煌第十四集团军、商震第二十集团军火速南下,与日军五个师团决战于临城。

此役日军再次出动了四发轰炸机集群,但第十四集团军和第二十集团军,也得到了保定城安家军的防空火力和庞大火炮群,双方激战四天四夜,第十四集团军几乎战损三分之二、第二十集团军战损近半,终于在日军后续两个师团援兵到达后,不支后退。

至十月十八日,日军完全截断了平汉铁路,随后,日军沿平汉铁路北上,试图袭取石家庄,在这种情况下,为保存有生力量,蒋介石下令驻守石家庄之各部沿正太铁路退往娘子关,挟太行山之天险,与日军对抗。

在此期间,津浦路宋哲元第二十九集团军利用日军兵力西调防御空虚之际,由南皮向日军侧背进行绕击,于十四日全歼日军一个混成旅团,收复沧县,随即天津日军再次调集三个师团南下,苦战数日,精疲力竭的二十九集团军各部,不得不主动放弃沧县,退守至德县进行防守。

十月二十一日,由石家庄南下之日军于邯郸击败第二集团军下属的徐源泉第二军团,并且在大名地区堵住了寻找战机的骑兵三军,郑大章被俘后投敌,成为抗战后第一位公开投敌的**高级将领。

十月二十二日,日军四个师团于青岛登陆,然后迅速沿胶济铁路,杀向山东首府济南,固守德县的第二十九集团军担心后路被断,果断南撤,终于在韩复榘弃守济南前撤过黄河,退往泰安,接下韩复榘不战而逃后留下的泰安城防。

十月二十五日,黄河北岸的第二集团军余部、第二军团、第十军团、第十二军团、第十五军团,安然撤回黄河南岸。

至此,整个河北战役结束,中日两国都在盘点自己的得失,为下一步作战积蓄力量。

在这个改变的历史里,虽然中**队依然失败了,但几乎所有的部队都成建制地予以保留,仅仅退入山西境内的部队就多达六个集团军,为接下来的抗战最终获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由于安毅集团不懈的努力,整个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恒山以北地区,四千万人口中的一半,通过各种方式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南下西南,为中华民族保存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同时,选择留下的民众,由于地方人稀,人均耕种面积大为增加,在饱受日军侵略者欺压之余,生活有所改善,总的来说,河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并未遭受大的破坏,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由于韩复榘没有接到中央的命令,便接连放弃胶济铁路上的潍县(今潍坊)、周村、济南,并且还放弃了津浦路上的泰安、大汶口、曲阜等地,若不是宋哲元部及时堵住缺口,则日军已长驱直入,就连素有北国锁钥、南国门户的徐州,恐也将若入日本人之手。

蒋介石不动声色,于二十六日在徐州召集军政会议时,秘密将韩复榘逮捕,然后进行审判。韩复榘拒不认罪,于二十七日夜被暗杀于拘禁地。

另外,由于刘峙在这次规模空前的大战中,表现极为拙劣,被蒋介石冷藏,不仅剥去了第二集团军司令的位置,同时由于河南已经成为战区,一并剥夺了刘峙的豫皖绥靖公署主任职务。

刘峙回到老家江西吉安,静待蒋介石重新记起他这个北伐时的福将,再度启用。

蒙古,乌兰巴托。

蒙古自古便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十月革命后,俄国基本上执行意识形态化的革命外交战略。在第三国际的旗帜下,俄共(布)及政府以宣传鼓动、提供支持及指导的方式,在外国策动革命。它出兵占领外蒙古,进而策划其从中国分裂,就是少数输出革命成功的事例。然而,苏俄革命政府成立后,又面临着同各国建立并保持正常关系的问题,故外交战略中必然产生矛盾的双重方针。

苏俄党及政府成功地解决了两个方针的矛盾,即让共产国际及联共(布)的革命外交路线直接为国家利益服务。它对中国及外蒙古所为,就是明证。

状态提示: 第一四三六章 全面爆发 --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四三六章 全面爆发(4/6) 返回《铁骨》目录下一页:第一四三六章 全面爆发(4/6)(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