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读书的日子第九十四章,再见侯兄(2/2)

文/熄灭火柴
在明朝读书的日子 | 本章字数:1535   | 在明朝读书的日子txt下载 | 在明朝读书的日子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寰发作。

“还请雁卿公子见谅,缦樱这个侍女平日凭仗着奴家的宠爱没大没小惯了,今日却与公子面前失仪,倒叫诸位笑话了!”赵缦樱劝住寰寰后,连忙代她向郑雁卿施礼道歉。

“无妨,”郑雁卿不以为意地挥了挥手,“或许是她认错人了吧!…要知道天下之大,与我长相颇为相似者应是不胜枚举,叫她认错也是情理之中,倒也怪不着她。…不说这个了,相聚便是缘分,咱们在这闲聊许久,却冷落了一桌的珍馐美味…不如我们先坐下来边吃边聊吧!”

赵缦樱没有当场回复,而是向一旁的侯愈白递了个询问的眼神。

“既然雁卿贤弟极力相请,那侯某人便腆着脸带舍妹与诸位贵友一道举杯共饮次吧!”侯愈白早对玉若痴迷已久,得到郑雁卿的邀请自是心满意得的应承下来。

“舍妹?…”郑雁卿疑惑地看了一眼赵缦樱,“侯兄,莫非你与缦樱姐姐有亲么?”

侯愈白还没来得及开口,却被赵缦樱抢先答道:“确实有亲,缦樱之母便是愈白表兄的姑母。”

郑雁卿点了点头,略略沉吟一下又问道:“侯兄,小弟一直有些疑问却不知当不当讲?”

“哦?”侯愈白恋恋不舍地将目光从玉若身上收回,向郑雁卿淡然一笑:“贤弟但说不妨!”

“自从去岁淮阴诗会你我匆匆一别,小弟就再也没有听到兄长的消息,本还以为兄长是见年关将至返家祭祖了,不想今日却在此处相见?莫非兄长从汝阴县走后便来了庐州却不曾回家么?”

侯愈白微笑着摇了摇头,“侯某去岁确实没有回家祭祖,一直留在庐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家祖父突然蒙朝廷恩召来庐州任官,族中长辈担心家祖年迈体弱吃不住离乡之苦,就命侯某过来侍候照顾罢了!”

“哦?原来侯兄祖父也在庐州为官?却不知官任、何职啊?”无良堂兄也好奇问道。

侯愈白矜持一笑,“不过是庐州提学官罢了!”

“啊?!”无良堂兄一脸震惊,“侯兄祖父,居然是大宗师?!”

郑雁卿以前是中文系的,也看过一些关于古汉语方面的官员体制,自是知道明代的提学官相当于现在的省级教育行政长官,它是由朝廷直接任命的文官大吏,其任务是巡视省内各府、州、县学,检查教学质量,有选拔进入国子监学习和参加乡试生员的任免权。更重要的,提学官还是礼部派发下去作为学政的监督者出现的,当地州府的任何大元都无权直接干涉其行使权,责任权利之大显而易见。

“好了,咱们不聊这个了,长辈的官位再大也是他们自己耗费一生换来的,我等后辈除了蒙受余荫享福作威外,于朝堂、百姓办法呢作为没有,何苦计较这些烦心事儿!”侯愈白淡然一笑,举杯敬道:“雁鸣兄、雁卿贤弟,你我三人可谓不打不相识,今日更是难得一见,侯某便以茶代酒敬二位一杯,且满饮此杯!”说罢,侯愈白便端起茶杯一饮而尽,那洒脱的模样倒也难得fēng_liú。

“侯兄说的对极!…我等后辈蒙受家祖余荫本就天生福分,今日又何必背后相论长辈的官职深浅!不若待数年之后,你我三人金榜题名,游马夸街,再酒酣畅叙,那才不枉一世fēng_liú!…来侯兄,小弟敬你一杯!”说着,无良堂兄也是一饮而尽。

“….”

侯愈白,无良堂兄,满饮茶盏后等了许久也不见郑雁卿露出作为,他仍旧一口一肉地埋首饭桌,二人不禁相视苦笑。

“停,停!雁卿,轮到你了!”无良堂兄实在有些面子上挂不住,便出言提醒。

“哦?!”郑雁卿终于放下筷子,他胡乱咀嚼了一阵,好不容易把口中的鱼肉吞咽下肚,又抹了一把嘴上油水,抄起手边的茶杯就要饮用,还好无良堂兄反应的快一把将他拦住,“雁卿,愚兄和愈白兄饮用前可都是留了一番说辞,却不知贤弟有何抱负要与在坐的诸位畅言?”

“…”他本想随便糊弄过去,却临了别人揭破,郑雁卿白了无良堂兄一眼,低头盘算了一阵,突然举头说道:“天上无云地上旱,刚才那杯就不算….感情深一口闷,你们随意,我干了!”说罢,也不理目瞪口呆的众人,郑雁卿真的一口就把刚才那杯茶给闷了,闷完后还不忘把茶杯悬空倒置,好像再说…我真的干了!

“….”


状态提示: 第九十四章,再见侯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九十四章,再见侯兄(2/2) 返回《在明朝读书的日子》目录下一章:第九十五章,卖人(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