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第二百三十二章 钢材与制炮(2/3)

文/遥远之矢
明末之虎 | 本章字数:1905   | 明末之虎txt下载 | 明末之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此时,火器总头赵杰,带着拂朗亚兰达,阿弥额尔,萨琮三人,以及一众李啸用盐款从东江镇换回来的工匠,正在准备试验铸造一部轻型红夷大炮。

按李啸原来的指示,赵杰等研发工匠,是要优先发展火炮,然后再研制火铳。

这是因为,现在的猛虎军,对于性能良好火力强大的火炮的渴求,远超诸如鲁密铳之类火铳。

这个年代,包括鲁密铳在内的火铳,因性能不稳定,打不响或炸膛的机率高,火铳手的威力,远远不如后世的陆军步兵。且以鲁密铳为例,平均只有50发左右的使用寿命,便会因为枪管开裂而报废,故其对于尚处于冷兵器向热兵器过渡的军队来说,并没有特别重大的帮助。

象猛虎军中,现在还剩下的四十多把鲁密铳,因已接近了鲁密铳的使用寿命。在下一次战斗中,李啸还真不打算再把他们派上战场。

而现在的猛虎军,其实最大的软肋,实是在于缺乏攻城手段。

上次攻打镇边城所,如果不是因为此城没有包砖,且年久失修导致城墙夯土松软,仅凭李啸的投石机投抛震天雷,根本不可能顺利攻下此城。

而镇边城所不能攻下的话,后来李啸的一系列计谋,都只会是空谈。

而要攻克重城,最佳的方法,当然是用重炮轰城,用极具冲击力的实心炮弹,狠狠撞开砸碎城墙与城门,这样的话,可以大大减少攻城时间,降低兵卒死亡人数,还可从气势上压垮守城敌军。

比如,在真实历史上,李自成在守卫潼关之时,清军将领多铎,为顺利攻下潼关,宁可多花近一个月的时间来等红夷大炮运来,也不愿意让手下兵丁蚁附攻城,从而平添不必要的死亡。

因为考虑到佛朗机、虎蹲炮、神威将军炮之类的火炮,无论是攻城还是守卫,威力皆是不足,且有投石机和震天雷可代替其部分功用,故李啸要求赵杰他们,在工匠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仿制出红夷大炮,让猛虎军也有能力攻打坚城。

见到李啸到来,赵杰忙令众人停下手中的工作,向李啸致意。李啸热情慰问了他们,特别是对三名葡萄牙人,李啸更用关怀的口吻,询问了他们的近况如何。

“李大人,我们在铁龙城生活得很不错,为了让我们生活得习惯,从住房到饮食,吴亮总管皆对我们安排得十分周到。”拂朗亚兰达一脸喜悦地向李啸说道。

“是啊,感谢上帝,让我们遇见了李大人,现在这里,我们每月拿足够的薪水,生活开销之类皆不用发愁,可以全身心投入火器研制,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萨琮眨着眼睛从一旁插言。

“李大人,我们在想,等到火炮研制成功后,我们还想把家属从澳门接过来,我会告诉他们,在这东方的国度里,生活条件绝不比在本国或澳门要差,我们也可以一家人团聚生活了。”

阿弥额尔最后发言,他一说完,三名葡萄牙人都用一种期待的眼光看着李啸。

李啸大笑,亲热地拍了拍各人的肩膀:“放心吧,你们的要求,本官承诺你们一定做到,火炮研制成功,你们便可去澳门将家属接来,从此一家团圆,就在我铁龙城中安心定居吧。”

李啸的回答,让三名葡萄牙人十分喜悦,随后李啸又与众人寒暄了一阵,便开始观看赵杰他们正在研制的这门轻型红夷火炮。

赵杰他们正在研制的的红夷大炮,是一门铜胎铁芯炮。

这是明末时,登莱巡抚孙元化等人,在获得青铜制成的西洋红夷炮后,进行仿制与改良,自行发展出来的一种先进铸炮方法。

而在同时期的欧洲,还是铸造同质的铜炮或者铁炮,而没有考虑混用两种材料以降低成本。一直要等到十八世纪中期水力机械普及以后,欧洲才出现铸造实心金属柱体,再钻孔而成炮膛,以获得性能较好得火炮的方法。

而这种火炮制作方法,简而言之,便是先铸造铁炮管,接着在上面再包以泥范,再浇铸一层铜炮管。这样结果就是外铜内铁双层炮管形式,可以降低火炮重量。并兼具铁炮铜炮的优点,即比铁炮耐用,又比铜炮便宜。这种炮不仅坚固耐用,射程比纯铁炮还要略远,成本也比纯铜炮要便宜很多。

这便是明末之时,自登莱火器研发基地投入使用后,孙元化等人,能够在几年内快速大量生产数以百计的红夷大炮的主要原因。

其实,这时的火炮完全可全部使用青铜制作,不但制作方便,性能还比铁炮好。实际上,直到1850年以前,不管东方西方,大部分的火炮还都是青铜或黄铜制的,特别是追求性能的大口径火炮更是如此。

但之所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铜炮却逐渐被铁炮取代,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欧洲是个缺铜地区,受限于铜的产量与价格,每门铜炮的价格,是同种型号铁炮的五倍!

这样一来,与铜炮相比,铁炮实在太便宜了。省钱还产量大,这就是几百年下来,为何西方各国无不大力发展钢铁铸造技术,并全力研制铁炮的主要原因。

而孙元化所发明的铜胎铁芯炮制造技术,算是两者折衷的产物。当然,也有考虑到中国缺铜的具体因素。因为中国与和欧洲一样,十分缺铜,是个有名的贫铜国。如果要和进口的红夷大炮一样,全部用青铜与黄铜来制造,因为铜价可把铁价昂贵得多,对于明末本以困难的财政来说,怕是无力负担了。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三十二章 钢材与制炮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三十二章 钢材与制炮(2/3) 返回《明末之虎》目录下一页:第二百三十二章 钢材与制炮(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