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细无声547章 现场勘查(2/2)

文/第十个名字
梦醒细无声 | 本章字数:1123   | 梦醒细无声txt下载 | 梦醒细无声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民国奋斗手册[重生]帝女风华通灵帝后:邪帝,轻点撩重生细水长流一剑一酒一乾坤时光糖果屋失贞姬妾
业机械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医学院(京城医科大学)、航天学院(京城航空航天大学)、钢铁学院(京城科技大学)。

除此之外,清华大学、京城大学、体育学院、电影学院也在附近。这么说吧,以学院路南口为中心、三公里半径画一个圆,基本全中国顶尖学府的多一半就都在这个圈里了。

换句话讲,这里应该叫做大学城,只不过离城市太近了,就在二环和四环中间,完全融入了城市里。这里院校云集的局面并不是自发的,也不是什么风水好,而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种战略布局。

当时国家为了集中精力搞研究,就从全国各地抽调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全都弄到这里当大学老师兼研究员。前面所说的八大院校就是在一九五二年同时成立的,前后相差不到一年时间。

洪涛对这一片不能说很熟但也不算陌生,因为他的大学生涯就是在科技大学里度过的,而且他父亲任教的单位也是这里,从小就会时不常过来转转。

一说京城文化,必然会提及两个概念,胡同文化和大院文化。自己家和姥姥家就是很传统的胡同文化,学院路这一片则是很典型的大院文化。

有这么多院校云集,再加上这里还是很多科研单位的聚集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作人员也带来了居住生活问题。

当时这里都是荒地,基本没什么居民,所以每个单位都会自己建造家属区。而且还不能凑合,从幼儿园到高中都要建立,这也就是后世里那些清华附中、北大附中、石油附中、师大附中的由来。家属区是啥?就是大院!

家属区的孩子从小就在一个半封闭的环境里生活,生在大院、吃大院、喝大院、在大院里上学、很多还进入父辈的大院里工作。

他们就像是住在一个城中城里,身边的同学基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没有什么固定的文化。慢慢的,他们就自己形成了一种文化,也就是大院文化。说白了吧,就是移民文化,只不过这些移民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来的。

其实京城本身就是一座移民城市,真正的土著少之又少。不信你出去随便找个本地人问问他家祖上三代之前在哪儿,百分之九十九都不在这里,全是从四面八方因为各种原因迁移过来的。

不用远,能从民国时期开始就住在京城这片地界上的人,就已经是纯的不能再纯的京城土著了,根本不可能有沪、广那种从几代、十几代人之前就定居于此的情况。

就是因为这种情况,学院路在**十年代是非常乱的。各路人等云集、三教九流聚会,再加上大家正一切都向钱看,科研单位的实验室都能租出去改饭馆挣钱,这些大院里的房子就更不在话下。能倒腾出来的门脸房早就租出去了,实在当不了门脸的也没关系,租给各种皮包公司当办公室。

从这里出去的皮包公司经理名片都非常唬人,拿起来一看不是清华大学南门二号楼,就是地质大学东门一号楼。不明白这里弯弯绕的人瞬间就会觉得这些经理有知识、有本事。人家公司都开到这些名声在外的著名大学里去了,这就和国营单位差别不大了,还能是假的?


状态提示: 547章 现场勘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547章 现场勘查(2/2) 返回《梦醒细无声》目录下一章:548章 假善人(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