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当空照中华第七四四章 年轻人们(2/2)

文/哼哈大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本章字数:967   | 日月当空照中华txt下载 | 日月当空照中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他的指挥佥事了。

来自库伦部的阿尔斯楞,则按照库伦部首领新晋奉义侯恩赫巴雅尔的请求,年后进入讲武堂学习。

至于兰妃的弟弟,来自科尔沁左翼的满珠习礼,则被崇祯皇帝钦命指定进入理藩院行人司作了一名行人,让他一边在理藩院行人司做事,一边等待着将来有一天重归科尔沁的机会。

崇祯皇帝作出的这一番简洁明快的安排,不仅让张惟贤这样的勋贵老臣心中感慨折服,也让过年期间仍在皇宫大内当值的侍从武官邓天河、杨振、侯天锡等人暗自咂舌不已。

这些原本生在将门世家的年轻武官们,多是打小就从军征战,早就养成了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但是跟在崇祯皇帝身边的时间越久,他们就越是觉得这个比他们都还年轻了许多的皇帝实在是深不可测,一个个不需要任何人提点,很快就收起了自己的个性,变得日益谨小慎微起来。

定彝伯侯良柱的长子,那个亲手砍下了安邦彦头颅的侯天锡,就是如此。

在如今的西南地区,定彝伯侯家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作为定彝伯侯良柱的长子,侯天锡当然是那种老子天下第一可以横着走的人物。

等到他一路北上,来到京师报到,正好赶上崇祯皇帝在居庸关迎战建虏取得决定性大捷的消息传开,侯天锡立刻就明白,他们父子在西南的战功,已经成为了过去。

这个比自己年轻了好几岁的皇帝,亲率京师近卫军迎战建虏取得大捷,比起自己在西南跟着靖南侯的大军杀敌立功可要困难多了。

等到他在兵部报了到,随后进入紫禁城内当值之后,不管是内家拳功夫出众的“御前侍卫”陈奏廷,还是跟着皇帝一起参加了居庸关之战的邓天河、杨振等人,都是一时俊杰,心高气傲的侯天锡很快就认清了一山更比一山高的现实。

特别是入职御前侍从武官处之后的这段时间,亲眼看着这个年轻的皇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干净利索地处置了朝鲜、安南、琉球以及蒙古各个藩部的事务,简直是大开眼界,对皇帝的心机与手腕,内心之中更是叹服不已。

侯天锡的这些感受,邓天河和杨振等御前侍从五官,当然都曾经经历过。

而这一点,也正是崇祯皇帝的用心所在。

不管是留下李俌、莫敬完、尚义这些属国的王室子弟,还是留下蒙古归附藩部的继承人们,包括挑选侯天锡、邓天河、杨振这样的年轻武官到自己的身边历练,都有一个目的,就是收服人心。

数年之后或者十数年后,这些年轻人们就将成为各个属国、藩部或者边镇的中坚,提前把他们归拢在自己的身边,驯化、培养和观察一番,当然比让他们自然生长,更有利于大明朝的未来。


状态提示: 第七四四章 年轻人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七四四章 年轻人们(2/2) 返回《日月当空照中华》目录下一章:第七四五章 普利多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