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复生记第210章 战俘(2/2)

文/大简
长河复生记 | 本章字数:1548   | 长河复生记txt下载 | 长河复生记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我知道,我知道,整顿军纪,一切缴获公平分配。你说的都对,不过我得一件一件地办。眼下这群俘虏的事,你有什么好对策?”

“大汗,这是敌兵的一条毒计。这些放回来的俘虏论罪当斩,最轻也要发配为奴。大汗如果施行军法,其它被俘的人就只能向敌兵投降。大汗如果赦免了这些回来的俘虏,损害了军法威严,以后作战将士就会心存侥幸。”

“上策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些放回来的俘虏全部以军fǎ_lùn罪,震慑大军,舍弃剩余的俘虏。”

“中策就是这些人对八旗将士而言已死;对对岸其它俘虏而言还生。”

“下策就是让这些人不生不死,无人知晓。”

阿巴海很感兴趣,“怎么叫这些人对八旗将士而言已死,对其它俘虏而言还生?”

宁完我答道:“将归来俘虏编入死囚营,平日严加看管,作战时用于冲阵攻城,或战死或立功方可得解脱。给对岸敌兵散出消息,这些归来的俘虏已被送入山中种田。”

阿巴海点头嘉许,再问道:“对岸提出的交换战俘的事,公甫可有对策?”

宁完我一笑:“大汗,敢于对抗我八旗大军的必死,主动投降我八旗大军的才能偷生。我军从没有在战场上抓战俘的习惯。既然没有战俘,何来交换一说?”

――――――――

参考资料

生为汉奸,死为满杰――历史上的宁完我

宁完我兼通满汉,学贯文史,这点毋庸置疑。

顺治年间,宁完我出任纂修《明史》总裁官,出任纂修《太宗实录》总裁官,并翻译《三国志》、《洪武宝训》等书既是铁证。

宁完我,1593年出生,1621年二十八岁的儒生的宁完我在辽阳失陷后被掳,分给努尔哈赤的孙子,贝勒萨哈廉(代善第三子)为奴。可以说宁完我从出生到到青年时期一直是汉人。

宁完我在1629年入皇太极文馆任参将之后,表现十分积极。史载满族大臣称他为汉臣第一,皇太极与他“至诚侧怛,推心置腹,蔼然如家人父子”。

笔者按:宁完我比皇太极小一岁,估计是皇太极如父,宁完我如子。读者这里要留心《太宗实录》是宁完我主持编纂和总裁。

崇祯九年二月,父亲皇太极下令将儿子宁完我论罪“革世职,凡钦赐诸物俱没入,解任,仍给与萨哈廉为奴”。

理由是儿子不学好,去和人赌博。

皇太极也真是,父亲收拾儿子,需要理由吗?老话说得好,“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宁完我因此全部归零。从奴隶到将军,再从将军到奴隶。

其实关于宁完我被贬为奴,从宁完我老年时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端倪:

“臣又窃自思念,壮年孟浪,疏慵贪博,辜负先帝,一废十年。皇上定鼎燕京,始得随入禁地,仰睹天颜,矩趋公署,株守臣职者,又复十年于此。十年间忍性缄口,不复作狂吠之犬,然而愚直性生,每遇事而勃发。”

――宁完我壮年时太爱指出别人的错误。

十年后。

顺治二年,摄政王多尔衮启用宁完我,官至学士、大学士、议政大臣,成为清朝开国宰辅。

顺治十年四月,内院大臣向皇上请示:“宁完我与洪承踌等人的班位、禄秩是否依照汉臣系列排定?”

顺治皇帝下诏:“唯独宁完我一人的官御品级照满洲大学士例,其余悉照汉官例。”

所以至少在顺治时期开始宁完我已经是满人,而宁完我后裔则一直自认是满族。

大致可以推测出,宁完我从汉人到满族的转变,应该在皇太极时期。

这让对宁完我的历史评价更加两极分化:彻底的汉奸;光辉的满杰。

其实笔者认为,站在后世“民族”的角度评判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有些别扭。

明末清初的时候,还没有“民族”的清晰概念。

你骂洪承畴卖主、贰臣、不忠,洪承畴可能会默默承受。

你骂洪承畴是汉奸,洪承畴的阴魂可能跑来请教你:“啥是汉奸?”

笔者水平有限,智力一般,更没有给人盖棺定论的实力和愿望,所以这本书里只有简单的“好人”和“坏人”,有时间杂一些不好不坏的人。

这毕竟只是一本穿越小说,如果宁氏后人、各位黄带子和红带子后人、包括朱氏后人、黄金家族后人等等等等看了后不爽,

不爽就不爽吧,你来咬我啊?谁让你祖上是名人呢?你要不愿意让给我!

纯粹开个玩笑。

――给您郑重赔罪了。


状态提示: 第210章 战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210章 战俘(2/2) 返回《长河复生记》目录下一章:第211章 代表(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