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强根基(2/3)

文/泉释一切
汉末皇戚 | 本章字数:1927   | 汉末皇戚txt下载 | 汉末皇戚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万事如易
和思想来制衡世族豪强,结果却培养出一个更加团结牢靠的组织。

不过,这也不能怪刘秀,毕竟,提倡儒学弘扬气节,其实也就是一个尝试而已。刘秀可不是穿越者,懂那么多弯弯,他的出点和策略都是好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刘秀只注意到控制个人思想,却没有注意到控制社会民间的整体舆论。

所谓三人成虎,完全诠释了舆论的重要性,党一些心思不轨者,掌控了舆论,并且用舆论团结了一大批仕途不如意者,也就不难想像这个团体的内在本质和结党的初衷了。

而他们的内在本质,自然就是成官,保证各自仕途,而结党初衷,当然是达到政治权利的顶层,可到那一步,无疑会和皇权相争,任何一个明智的皇帝,都不会让一个自己控制不了的政党上位顶峰的,因为那可能意味着他将被架空,成为这群在朝为官的党人的傀儡。

因此,刘志开启了党锢,而相比较一直实行党锢的刘志和刘宏而言,后汉以前的皇帝,对于世族豪强的制衡,无疑力度上没有那么大的。

而说党锢也是制衡日益庞大的世族豪强,自然也是有缘由的,想想看,后来党锢开启,世族豪强闹得最凶、损失最惨的是谁?

无疑是世族豪强出身的党人,毕竟,能建立出势力庞大的党人集团,没有一定的家世背景,肯定办不到的,看看党人的“三君”、“八顾”、“八及”……这些党人领袖的背景,便会现,里面真正出身寒门的可没有几个。

这也是刘志制衡党人的重要原因,毕竟在党人高层之中,拥有绝对人数优势的是世族豪强团体,而且,就算党人团体中有不少寒门,可是在后汉出身决定命运的时代,多数寒门为了自己和后代,最终无疑都会选择向世族豪强倾斜,把自己也变成世族豪强,真正还当自己是寒门子弟,不与那些世族豪强同流合污的有几个?

党人的领导阶层的背景如此,那党人向朝廷建议实施的诸般政策,最后所优待的是谁,便可呼之欲出了,那自然是世族豪强无疑。

换句话说,刘志制衡党人,其实就是制衡日益壮大的世族豪强而已,只是,党人在舆论上所与生俱来的欺骗性,以及党人之中那些真正有气节、清廉为民,没有太多政治诉求的名士,成为了大多数只为政治行动的人的门面而已。

从这几点上,伏泉觉得,东汉的党人其实和后世明末的东林党没有什么不同,多数出名的东林党人,在崛起之前,其实都是寒门中人。只是,他们一旦崛起入仕,他们的政治诉求和个人利益,就绝对不是寒门了。

当越来越多的地主,将土地主动投献到他们的名下,他们从寒门一下子变成大地主,自然的,除了少数人能坚持自身外,多数人都转换了立场,自己也变成了地主,同时成为了地主阶级的保护者,与皇权、百姓这两个社会的最高层和最底层,争权夺利,保护中层的地主利益。

无论是东汉的党人,还是明末的东林党人,如此和皇权抗争,转换立场,其实这也没什么没有道理的,原因也只有一点,就是利益而已。

至于汉桓帝刘志开启党锢的效果,自然也很明显,其一生重用寒门和名不见经传的小族,压制袁杨等基本上一世便出一公的门阀,使得袁杨等著姓终其一生,也没有出身顶级大族的族人,在其任上登上三公之位,便是明证。

而袁杨等著姓,掌握不了权利高层,自然也就不会有威胁皇权的势力存在,反之,一旦世族连连掌控权利高层,就不难保他们不会出现窥视权利顶峰的皇权了。

所以,不得不佩服汉桓帝的手段,实在令人称道,而到了见识少,手段不如刘志的刘宏即位,终究是欠缺了火候。

其实,刘宏上位也是有模学样,执政以来,一直都是沿用汉桓帝的执政方案,只不过力度更大,更激烈而已。再加上他幼年即位,和知晓人间疾苦才即位的刘志不同,在一些政策上的自以为是和过分享乐,当然激起了党人士人利用皇帝贪图享乐,导致民不聊生的等等舆论反抗。

最终,到了太平道谋反,面对党人所代表的世族豪强可能和逆贼联合的情况,刘宏妥协,下令党锢,并且任命了不少大族出身的党人做高官,虽然一时安稳了朝局,但也为日后的朝中皇权旁落的局势埋下了祸根。

现在,伏泉要大力提拔寒门,自然也是用的这种模式,当然,他要吸取刘志、刘宏的教训,不能过分激怒这些不容忽视的党人团体。否则,天知道,这些暂时被伏泉打压的党人,会不会在隐忍几十年,像逼刘宏解除党锢一样,再玩出一些不知道怎么样大乱子来,从而夺取权利。

伏泉的想法也很简单,挑选那些没机会成为党人的寒门士人,这些人因为和党人同为士人的缘故,肯定能和党人之间保持融洽关系的同时,还能保证伏泉在政治上大量提拔他们,而不让主体为世族豪强的党人怨恨。

这是汉桓帝对付世族豪强为主的党人的法子,不过,伏泉要做的可不是这些,他准备待他积蓄实力扫平尚在北方安稳的黑山贼、南匈奴、屠各、乌桓等势力,在国内并无可以让人利用的反对势力后,便将汉代的孝廉举荐制逐步取消,而后用考试的形式取士,代替孝廉举荐制度里多为世族豪强的坏处,从而慢慢削弱他们。

考试选拔人才,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无疑

状态提示: 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强根基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强根基(2/3) 返回《汉末皇戚》目录下一页: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强根基(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