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第54章(1/1)

文/王艳,王光波,李倩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 本章字数:1206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txt下载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涅槃之九界独尊灿烂阳光九界轩辕决(修罗武神传奇)毒宠狂妃:暴君撩上瘾诸天里的圣主影视诸天从念力开始木叶:从成为草之国首领开始

第一卷第八章第五节 虞公的自利非理性行为

趣味一刻

《左传?僖公五年》中讲到了虞公的一则故事,原文如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这则故事是讲春秋战国之际的一个关于战争的典故。当时齐国的西北边是晋国,晋国的南边有两个小国家,一个叫做虞,一个叫做虢,虢国的国君常去晋国边境闹事,晋献公十分恼火,便想找机会讨伐虢国。

晋国的大夫荀息为晋献公出主意,让他给虞公送厚礼,这样虢国就会怀疑虞国,两国关系便会慢慢闹僵。晋国再去虢国边境闹事,让虢国责备晋国,晋国以此为借口讨伐虢国,和虢国闹翻的虞国必然不会帮忙,这样晋国再出兵就顺利得多了。

于是,晋献公为虞公送上了一对名贵的玉璧和一匹千里马,虞公果然很高兴。而后,晋献公的使者提出要求,说要借虞国一条道去攻打虢国,如果赢了,战利品都送给虞公。

虞公答应了,而他的下属宫之奇听说后,极力劝阻,他认为虢虞两国好比嘴唇和牙齿,俗话说“唇亡齿寒”,如果没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虢国灭了,虞国也是不能生存的。但虞公不听劝告。

果然,在周惠王十九年的时候,晋献公派部队讨伐虢国,经过虞国的时候,虞公表示要助晋国一臂之力。有了虞国的帮助,晋军很快将虢国灭掉了,之后,晋献公将俘获的美女财宝分了一部分给虞公,虞公很高兴。

但他没想到,晋军并没有就此罢休,在占领了虢国之后,晋军转而掉转枪头,攻进了虞国,等到虞公醒悟的时候,晋国的大旗已经插在了他的城楼上。虞公这才后悔没有听信宫之奇唇亡齿寒的劝诫。

开心学经济

想想看,如果我们的嘴唇都没有了,牙齿怎么能好好地生长呢?它们生来本是互相依存、休戚相关的。虞公因为没有听信大夫宫之奇的话,最终导致国破被俘的结果。

虞公的损人利己行为最终让他付出亡国的代价。从经济学角度看,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只利己而不妨碍他人,也就是说,自食其力,无须别人帮助或者不占别人的“便宜”,也不会无偿帮助别人。这类行为在经济学上称为“行为内部化”,也就是说,自利行为并不影响他人。第二种是自私自利,且妨碍了他人。经济学上称之为“行为外部化”或经济行为的“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问题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外部经济性行为,也就是说你在追求自利的同时也为别人带来了利益;二是外部不经济性行为,如企业生产时排放废气、卖假冒伪劣产品等。外部不经济行为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损人利己”行为。

市场经济承认人的一切行为的目标都是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是这种承认利己的合理性与上述的“损人利己”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

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从事经济活动与为社会谋福利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当个人或企业为个人收入最大化劳动或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生产时,整个社会的财富都增加了。当一国为国家繁荣而实现经济增长时,其他国家也会通过国际贸易或资本流动而获益。

自私自利则是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其结果正像成语故事中讲的那样,虞公因一己之利给晋国让路去攻打虢国,落下一个国破家亡的结局。


状态提示: 第54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章:第53章 返回《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目录下一章:第55章(快捷键→)